fbpx
工藝與藝術的完美交融:積家Métiers Rares珍稀工藝琺瑯彩繪

繼2015年為偉大的印象派畫家文森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逝世125週年而發行一款《向日葵》隱藏式琺瑯彩繪翻轉腕錶之後,瑞士高級製錶品牌 Jaeger-LeCoultre 積家再度攜手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於2016年7月傾情呈現一款全新《自畫像》Reverso à éclipses隱藏式琺瑯彩繪翻轉腕錶,以經典的翻轉錶殼與梵古自畫像,再次譜出另一首絕妙樂章。

 

180 多年來,積家汝山谷大工坊一直培養超卓工藝,全心全意以珍稀手藝或創新技法,將之更新發展。往昔與今朝相互輝映,形影不離,構成美學與技術的無窮面貌。在積家錶廠延攬旗下的多種工藝中,琺瑯彩繪工藝猶能突顯品牌超卓才華。17 世紀以來,罕見工藝互為錶裡,在腕錶裝飾領域獨領風騷。如今,積家琺瑯彩繪工藝已有爐火純青之境;除此之外,它更運用這項天賦向各界藝術致敬。舉凡克林姆(Gustav Klimt)、維梅爾(Jan Vermeer)、慕夏(Alfons Maria Mucha)等大師的經典畫作,到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向日葵》、《星空》等,都在積家錶盤上大放異彩,藉由藝術姿態傳遞瑞士傳統製錶工藝的精髓。

 

琺瑯彩繪起源

琺瑯是十分罕見的一種古老藝術,可追溯至數千年前。琺瑯的縱跡始現於公元前5 世紀的地中海,主要集中在塞浦路斯和埃及。古希臘雕塑家也用琺瑯裝飾雕像作品。以隔斷將琺瑯切分的技術稱為掐絲琺瑯(cloisonné ),從6 世紀起開始盛行。12 世紀,內填琺瑯(Champlevé )風靡西方世界。該技術將琺瑯填入凹凸不平的金屬板, 經焙燒後固定成型。同時,透明琺瑯也開始流行於世,與原本以濃郁為主的色彩分庭抗禮。

 

到了18 世紀,琺瑯微繪興起,使用細毛筆(往往只有一根毛髮),在白色琺瑯背景上一筆一筆繪出色彩。琺瑯微繪在瑞士盛行一時,日內瓦隨即成為琺瑯微繪之都。琺瑯工藝正是在此融入鐘錶藝術。兩種藝術形式水乳交融,造就18 和19 世紀璀璨奪目的鐘錶巔峰傑作。白色琺瑯打底、裝飾、焙燒、助熔劑加工……琺瑯工藝繁複異常,難以掌控。因此,如同生產機芯零件的鐘錶師一樣,琺瑯師也是難得一見的專門工匠。

 

積家琺瑯藝術早期運用在懷錶、座鐘,而將微繪琺瑯在腕錶上的應用或許最早來自Reverso系列錶款。Reverso系列腕錶自1931年誕生至今,一直是當代錶壇的經典傳奇。它之所以膾炙人口,不僅因為散發出裝飾藝術的精神與風格,也因為錶背可憑藉個人化訂製使每枚腕錶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傑作。當時派駐印度的英國軍官,鍾愛以琺瑯微繪將所屬球隊的代表顏色、隊徽、家徽、甚至重要的親人畫像繪製於錶背,緊密承載於手腕之間。Reverso 腕錶的背面成為詮釋特立獨行的個人風采,重塑時間的意義的新天地,任由無窮的想像力馳騁方寸之間。

 

積家微繪琺瑯藝術

 「微繪琺瑯」被公認為難度最高、藝術成就最高的技法。因為不論是掐絲琺瑯或內填琺瑯,都是將固定的填入釉料空間,唯獨微繪琺瑯根據既有的圖樣微型縮影到面盤上進行彩繪。首先,琺瑯彩繪師需在面盤表層塗上數層白色琺瑯釉彩,接下來才開始繪製圖案,琺瑯彩繪師使用極纖細的毛筆以細膩的筆觸蘸染彩色釉末,繪製出精美圖案。另外還需掌握窯燒正確的時間和顏料個性,才能將維妙維肖的琺瑯固色保存。微繪琺瑯須經多次焙燒,各種顏色在不同熔點下紛紛熔化,因此琺瑯作品最終呈現何種面貌,實是難以預料。琺瑯工藝講求無比耐性。一幅數平方厘米的畫作,須費時數周的精工細作。此外,每一次焙燒都是冒險,作品隨時功虧一簣。琺瑯製作過程中最具風險的一步“烈焰技術” 是一種琺瑯彩繪的固色法,採用極度複雜的傳統技法製成,這一過程需在攝氏800度的高溫下進行,因此只有少數的琺瑯彩繪師能擔任此一重任。

 

琺瑯微繪工藝屬於製錶的珍稀工藝之一,現今很少有學校仍在教授這一傳統工藝。積家錶廠再現古老的琺瑯微繪工藝,傾力尋找最純正優質的琺瑯交由積家的琺瑯工藝大師進行創作。原為製錶師的米科洛·麥塞爾(Miklos Merczel)除了製錶工藝外,更嶄露琺瑯彩繪的天份,經過多年經驗在成立琺瑯藝術工坊,積家成為瑞士唯一擁有琺瑯自製(In-House)技術的品牌。如今,琺瑯彩繪工坊已擁有三位琺瑯大師共計七位琺瑯微繪工匠。每枚彩繪腕錶需要極為靈巧的手工、完美掌控顏料和數百小時的全心投入才能臻至完美。積家實現了將鐘錶與精細藝術完美結合的夢想。微繪琺瑯腕錶以不變形、不退色成為鑒賞家們最夢寐以求的藝術珍品。

 

琺瑯微繪的色彩持久亮麗,作品歷久彌新,運用來保存名畫更具極高藝術價值。積家多次運用琺瑯工藝來向藝術家致敬,例如在Reverso翻轉腕錶背面展現“新藝術風格”畫家阿爾豐斯·慕夏(Alfons Mucha)的作品;又或臨摩畫家維梅爾(Jan Vermeer)「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明暗對比的光影效果、和人物流露的情感,都透過細膩筆觸忠實呈現。

 

積家與文森威廉・梵谷

2015年為偉大的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歿世125週年。值此之際,瑞士高級製錶品牌 Jaeger-LeCoultre 積家攜手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傾情呈現全新隱藏式琺瑯彩繪翻轉腕錶,以名作《向日葵》(Sun Flower)為主題,濃郁鮮豔的靈魂躍然錶上。這款腕錶是積家與合作夥伴Gassan的努力成果,靈感源自雙方共同期望:創造一款融合工藝、藝術和經典遺產三項元素的非凡作品,向二十世紀極為重要的藝術大師—荷蘭後印象派的先驅畫家—文森威廉・梵谷致敬。

 

梵谷《自畫像》
梵谷《自畫像》

 

梵谷博物館館藏《向日葵》(Sun Flower)油畫畫作繪於1889年,為其晚年代表作。積家紀念藝術大師的貢獻,特別以微繪琺瑯重現經典之作。微繪琺瑯需要製錶師運用極其靈巧的手工、完美掌控顏料的技巧才得以將畫作精確展示於腕間。此款隱藏式翻轉腕錶搭載積家849型機芯,以精美細膩的彩繪琺瑯,將畫作巧妙地融入精準的計時功能之中,獨特的幕簾設計一經啟動,錶面便如舞台布幕般徐徐展開,顯露出綺麗動人的彩繪琺瑯畫面。

 

2016年七月,積家與梵谷博物館繼《向日葵》後第二項紀念作品誕生,選自梵谷《自畫像》。梵谷離世前幾年,畫了近四十張自畫像。作家蔣勳形容,這一系列自畫像記錄梵谷「逼視自己、凝視自己」的過程,「好像要逼視到靈魂最深的地方,使人顫慄,使人悸動」。畫中大量運用短筆觸,以及對比鮮明的撞色,將他一生的憂鬱隱藏在狂亂急促的彩筆之中。積家獨有的隱藏式翻轉「éclipse」技術,跨越製錶界限,只需輕轉錶殼側面的滾輪,錶面便如舞台布幕般徐徐展開,令人讚歎。將賞心悅目的畫作,巧妙融入精準的計時中,更重現錶廠才氣縱橫、新意備出的歷史,透過令人難以捉摸的外表,詮釋時間的真諦。

 

積家Reverso à Eclipse隱藏式翻轉腕錶梵谷《自畫像》搭載積家849型機芯,以精美細膩的彩繪琺瑯,將選自梵谷繪於1888年工作中的《自畫像》畫作,巧妙地融入精準的計時功能之中,獨特的幕簾設計一經啟動,錶面便如舞台布幕般徐徐展開,顯露出這位才氣縱橫畫家的微繪琺瑯自畫像。 這只獨特的錶款,全球限量 4只,並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內展示。
積家Reverso à Eclipse隱藏式翻轉腕錶梵谷《自畫像》搭載積家849型機芯,以精美細膩的彩繪琺瑯,將選自梵谷繪於1888年工作中的《自畫像》畫作,巧妙地融入精準的計時功能之中,獨特的幕簾設計一經啟動,錶面便如舞台布幕般徐徐展開,顯露出這位才氣縱橫畫家的微繪琺瑯自畫像。
這只獨特的錶款,全球限量 4只,並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內展示。

 

梵谷最著名的作品多是在其生前最後兩年所繪,充滿憂鬱精神和悲劇性幻覺,《星夜》便是其在法國聖雷米精神病院期間的代表作之一。畫作中藍色色調及強勁的筆觸深刻傳達畫家心中的躁動不安的情緒。後人也多能從梵谷與其弟往返書信中一窺藝術大師內心世界,理解其超於常人的感悟能力和畫作欲表達的意涵,這也是為什麼梵谷畫作至今仍是最具收藏價值的藝術作品之一。《星夜》畫作中的漩渦狀筆觸,以及星空中月亮與星系的特殊色彩組合,更是挑戰琺瑯彩繪師的本身功力。

 

積家大師系列陀飛輪梵谷星夜琺瑯腕錶Master Grand Tourbillon Enamel Van Gogh將經典之作《星夜》(Starry Night),重新詮釋於方寸之間。腕錶搭載曾在國際天文台計時大賽中奪冠的978機械機芯,限量18只,更添收藏價值。

 

積家另一款新作《隆河上的星空》三問錶款,持續以手工琺瑯微繪出梵谷筆下迷人的藍色星夜、燈火映在隆河產生的波折,深藍與亮黃的強烈對比,表達出畫家內心澎湃的感動。此款腕錶搭載機家942機芯,以按壓式按鈕啟動三問報時裝置,不但在音質方面擁有最新突破性的技術,錶盤細膩的筆觸再一次感受品牌將製錶工藝與藝術融合的重大成就,全球限量發行18枚。

 

 

《隆河上的星空》三問錶款獨有trebuchet天秤錘、水晶音簧、及符合人體工學的簡便按鈕,創造非凡豐富音色。
《隆河上的星空》三問錶款獨有trebuchet天秤錘、水晶音簧、及符合人體工學的簡便按鈕,創造非凡豐富音色。

 

微繪琺瑯的色彩持久亮麗,令作品歷久彌新,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積家大工坊經驗豐富的琺瑯彩繪師運用精湛技藝重新將此世界名作重現於腕錶之上,琺瑯工藝講求無比耐性,一幅數平方厘米的畫作,須費時數周的精工細作。而為求至臻至善,積家琺瑯彩繪大師更連每一筆觸都臨摹得维妙维肖,忠實呈現畫作精髓。為腕間帶來千姿百態的佩戴樂趣,更為高級鐘錶迷打開藝術的賞玩空間。

 

 

附錄

關於文森‧梵谷 (1853 – 1890)

梵谷(Van Gogh 1853~1890)是荷蘭畫家,更是法國後期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傳奇性畫家。在他短暫曲折的一生中,一而再的生活挫敗,藝術創作成為他內在精神的慰藉。1890年他再巴黎近郊奧維爾(Auvers-sur-Oise)小鎮附近麥田舉槍自殺身亡,結束37歲生命。在其最神經質的粗礦筆觸,強烈顫動的色彩裡,感性而主觀地表現了他最坦率真實的內在世界,因此,他成為野獸派及表現主義的先驅。

 

梵谷一生中畫了超過2100件作品(包括油畫、素描等紙上作品),由於負擔不起模特兒的費用,他開始畫自畫像,依情緒及內在衝突,呈現當下的意志及心境,每幅都有感人或曲折軼事情節,如1888年「紮耳朵自畫像」或「自殺前的自畫像」,都可看到悲天憫人及非比尋常的衝突。1887-88年這幅自畫像,畫中的他拿著調色板和畫筆站在畫架後方。畫中梵谷展示前衛的藝術風格,以對比鮮明的撞色,強調出內在的強度及張力,紅色和綠色,黃色和紫色以及藍色和橘色,他將對比色系同時使用使色彩更為強烈鮮明:例如畫中藍色罩衫與他橙紅色的鬍子,充滿節奏性筆觸的自畫像油然而生。

 

1886年梵谷投靠他的弟弟塞奧(Theo)來到巴黎,正值印象派後革新時勢,高更及羅特列克作品引起梵谷的注意,同時他也對新印象派秀拉作品好奇,積極投入創作,並透過其弟認識印象派畫家畢沙羅,讓他走出荷蘭時期的陰鬱色調。他寫道:「法國氣氛開了我的天窗,讓我開朗」。1887年在巴黎經過嚴寒的冬天後,隔年下法國南部尋找光明燦爛的陽光,來到普羅旺斯的阿爾鎮,終於找到沒有影子的光線,光彩奪目的黃色成為神聖的陽光陽光,瘋狂下進入創作的高峰期,在粗礦的筆觸,激情燃燒的色彩及火辣辣的形象下,內心沸騰,抒懷高昂的情緒及心境。邀請其畫友高更南下,一起創作,並因藝術觀念的衝突下決裂,「紮耳朵自畫像」就是明證這段不同尋常感情的結果。瘋狂被送進聖雷米精神病院,接受精神療養,情緒激動繼續創作奔放及亮麗無比的畫作。

 

關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

梵谷美術館(Van Gogh Museum)成立於1973年。收藏有梵谷的200餘幅油畫作品,580餘幅素描、7個速寫本,以及大約750封梵谷寫給弟弟提奧的書信。這裏收藏的油畫約占梵谷所有油畫作品的四分之一。博物館吸引了超過每年180萬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

 

阿爾豐斯·慕夏(Alfons Mucha)的作品

維梅爾(Jan Vermeer)「 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錶盤圖案為梵谷代表作品《向日葵》,限量五只

積家全新隱藏式琺瑯彩繪翻轉腕錶《自畫像》,限量四只以微繪琺瑯細膩筆觸詮釋流動目眩神迷的星夜

《隆河上的星空》三問錶款獨有trebuchet天秤錘、水晶音簧、及符合人體工學的簡便按鈕,創造非凡豐富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