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ROLEX──五個字母盡展非凡創見

1908年7月2日,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在瑞士正式登記及註冊“ROLEX”為品牌名稱,為公司未來的路向奠下重要基石。漢斯·威爾斯多夫富有無比遠見,他更是知識產權方面的先驅。“ROLEX”由三個重輔音和兩個元音字母拼寫而成,至今依然符合成功品牌名稱的準則。

 現代思維

漢斯·威爾斯多夫挑選“Rolex”一名的準則非常貼近現代思維。他認為此名稱應:精簡,不多於五個字母;在各種語言中均容易發音;發音悅耳;易記;在機芯和錶面上都美觀悅目。

 

靈感泉源

漢斯·威爾斯多夫曾考慮多個選擇,直到一天他在機緣巧合下作出了決定。1958年7月2日,在品牌50周年誌慶的演講中,他憶述:「我幾乎嘗遍所有字母組合,得出數百個名字,但沒有一個令我稱心滿意。一天早上,我坐在公共馬車的上層,途經倫敦市齊普賽街(Cheapside)時,我彷彿聽到一把小精靈的聲音在耳邊低聲說道:“Rolex”。」數天後,“ROLEX”商標在瑞士正式登記並註冊。1913年,“ROLEX”品牌於不同國家註冊。今天,商標已在全球註冊。

 

勞力士創辦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
勞力士創辦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

 

知名度上升

漢斯·威爾斯多夫保護了品牌名稱後,更要面對另一項挑戰,就是說服零售商在腕錶只用“ROLEX”,而不用零售商本身的名字。當時,珠寶商或錶匠都希望在錶面印上自己的名字,並且不展示供應商或製造商的名稱。為此,漢斯·威爾斯多夫循序漸進,他在回憶錄中透露:「起初,我小心翼翼地於每六只腕錶的其中一只加上“ROLEX”字樣,並期望這只腕錶可成功上架並出售。漸漸地,我敢於在每六只腕錶的其中兩只上留名,後來是其中三只。」勞力士蠔式防水腕錶在1926年問世,漢斯·威爾斯多夫鄭重決定從那天起,每只腕錶的錶面、錶殼及機芯均會刻上品牌“ROLEX”字樣,無一例外。

 

Rolex-Experience-show-window-01
“Rolex”一名的準則非常貼近現代思維,此名稱應精簡,不多於五個字母;在各種語言中均容易發音;發音悅耳;易記;在機芯和錶面上都美觀悅目。

 

高瞻遠矚的漢斯.威爾斯多夫

只有少數人能揚名當代,同時領先時代。而高瞻遠矚的勞力士創辦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正是其中一人。這種突破時間界限的情況十分罕見,充分體現出威爾斯多夫及其品牌的獨特之處。這位既出色又多產的革新者於1960年離世,他為整個製錶界,特別是勞力士,留下了無數珍貴遺產。

 

腕錶在現今世代可謂非常普遍,然而於1905年,情況卻截然不同。隨著時代變遷,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穿著風格亦有所轉變。當時,年僅24歲的漢斯.威爾斯多夫深信「腕錶在熱愛運動的國家有着非凡潛力,譬如英國」,他決心要打造出堅固可靠的腕錶,與當時流行風尚的懷錶相媲美,而過程一點也不容易。面對錶殼如此小巧,設計必須精密完美,他亦特別指出:「腕錶在當時其實一直不被看好。世界各地的製錶師可能對腕錶的發展都抱懷疑態度,並認定這個新奇玩意將注定失敗。」

 

 

高瞻遠矚的勞力士創辦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是一位既出色又多產的革新者,他為整個製錶界,特別是勞力士,留下了無數珍貴遺產。
高瞻遠矚的勞力士創辦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是一位既出色又多產的革新者,他為整個製錶界,特別是勞力士,留下了無數珍貴遺產。

 

獨一無二

憑藉無畏無懼的精神和決心,漢斯.威爾斯多夫使腕錶普及,並讓勞力士一躍成為著名品牌,百多年來一直保持顯赫尊崇的地位。在他一生所撰寫的眾多書函中,堅毅不屈的漢斯.威爾斯多夫早於1914年一封信內表明:「我們希望成為第一……而勞力士腕錶亦應被視為獨一無二且最優秀的!」目標非常清晰。事實上,漢斯.威爾斯多夫不僅塑造出人們對腕錶本身的觀感,以至其定位、用途及潛能。此外,他更一直堅守永恒不朽的價值,追求非凡品質、製錶熱情與卓越表現,使勞力士成為高級製錶的終極典範。時至今天,這股結合執著、堅持、遠見及想像力的精神,均體現於各勞力士製造所、研究實驗室和部門之中,同時充分肯定了威爾斯多夫打從一開始便深信的理念:「不論何地,原創精神和品質都必須成為我們未來的口號,每只勞力士腕錶更定必是卓越品質的化身。」

 

製錶熱情與時代精神

漢斯.威爾斯多夫獨具慧眼,充分掌握時代的脈搏和步伐,以相當靈活的方式應對當前狀況,並能預視消費者不斷轉變的需求,讓品牌及製錶業屢創先河。從計時認證、全球首只防水蠔式腕錶、恒動擺鉈到專業錶款均可見一斑。漢斯.威爾斯多夫寫道:「勞力士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必須時刻與眾不同,這正是我們最大的優勢。」這種不斷創新的企業精神,延伸至各個可能的領域,從知識產權(早在1908年便創造了響亮易記的「勞力士」品牌名稱,並著眼於品牌的註冊及保護工作)、前衛營銷、傳訊到廣告代言人策略,這一切都是領先時代的例證。

 

Wilsdorf.tif
漢斯.威爾斯多夫堅守自己的傳統價值觀,在當下謹慎行事外,更不斷想像未來,創建出真正永恒的品牌,使經典與當代元素巧妙結合。

 

願景與價值

漢斯.威爾斯多夫堅守自己的傳統價值觀,在當下謹慎行事外,更不斷想像未來,創建出真正永恒的品牌,使經典與當代元素巧妙結合。此外,他更發現了讓產品歷久不衰的奇妙公式,而這正是勞力士品牌的魔力泉源。漢斯.威爾斯多夫在七十多歲時仍然展現出昔日的不懈精神:「我已年屆七十五歲。不過,我對於製錶業依然滿腔熱誠,經常帶來新鮮的想法。」

 

果敢氣度與非凡美態

他的忠告無論對今日或昔日,無疑地完全一致:「迈邁步向前。成功需要勇氣與堅定意志。」

 

自主恒動:恒動擺鉈

恒動擺鉈是每只蠔式腕錶的基本組件,也是勞力士的經典設計,此設計於2011年慶祝問世80周年,在現代製錶歷史上立下重要里程碑。這個由勞力士在1931年發明的自動上鏈系統,只需極輕微的手腕擺動便能獲取能量,為機芯注入動力,從而令腕錶持續恒動。此外,這項裝置更讓佩戴者與腕錶建立直接的聯繫。

 

當製錶師打開蠔式錶殼時,他最先看到的便是恒動擺鉈,此半月形自動鉈圍繞中央軸輪自由轉動。
當製錶師打開蠔式錶殼時,他最先看到的便是恒動擺鉈,此半月形自動鉈圍繞中央軸輪自由轉動。

 

當製錶師打開蠔式錶殼時,他最先看到的便是恒動擺鉈,此半月形自動鉈圍繞中央軸輪自由轉動,這個自動上鏈裝置便會隨擺鉈運轉而間歇隱藏或展露出來,讓人一窺著名的自動環回輪,其獨特的紅色設計與其他金色齒輪形成對比。在計時機芯的自動鉈上,製錶師也可看到腕錶型號的大寫名稱,如鐫刻紅色“DAYTONA”字樣和藍色“YACHT-MASTER II”字樣。各形狀和顏色和諧協調,修飾品質更是完美無瑕。即使隱藏在腕錶的錶殼內,這項裝置依然展現品牌的標誌特色,優雅迷人。

 

製錶革命
仔細觀賞這個擺鉈的簡潔線條,讓人不難聯想到勞力士八十年來在製錶史上所立下的多少重要里程。1931年,品牌發明了這個著名裝置,不僅為自動上鏈腕錶的機芯注入動力,更為整個製錶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個創新設計裝配於現代腕錶的自動上鏈裝置之中,它所帶來的驚人影響,使之贏得技術典範、巧妙傑作等無數美譽。

 

02_Rotor_Perpetual

 

從佩戴者身上獲取能量
恒動擺鉈的巧妙運作原理,在各個演變和改進過程中一直保持不變:只需極輕微的手腕擺動,半月形自動鉈便會繞着由地球重力驅動的軸心自由安靜地運轉。擺鉈轉動時產生的動能會通過上鏈裝置的齒輪,傳送至不斷上鏈的發條。佩戴腕錶後,發條會儲存並「永久」釋出機械機芯運作時所需的能量。為提高效率,紅色自動環回輪在任何旋轉方向下均可上鏈,而這個在1959年問世的裝置亦成為恒動擺鉈的顯著特徵。一旦發條達到最大張力,計時離合輪整組便會掣停上鏈,以防發條因過度上鏈而損壞。當不佩戴腕錶時,上滿鏈的發條可提供兩天的動力儲存,Cosmograph Daytona、Sky-Dweller及Yacht-Master II 型號更長達72小時。

 

精準舒適
恒動擺鉈為佩戴者帶來三大好處:一是不用經常為腕錶手動上鏈;二是自動上鏈系統會持續為發條上鏈,從而確保腕錶的調節裝置更加精確及有規律;最後是錶殼的防水性能顯著提升,由於這有助避免因日常旋鬆和旋緊上鏈錶冠而令防水系統出現磨損。除了這三個好處外,還有一個較抽象和情感上的優點:擁有一只如魔法般分秒不休、晝夜運行的腕錶,讓佩戴者與其時計建立恒久且密不可分的關係。

 

01_Rotor_Perpetual

 

精益求精的蠔式腕錶
恒動擺鉈的發明是當時的一大突破,這項成果是當時難以想像的。在約二十年間,從1910年首只腕錶獲頒天文台錶認證,到1926年首只蠔式防水腕錶推出,以至及後1931年現代自動上鏈腕錶面世,勞力士和其創始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三度帶來製錶革命,引證了腕錶同樣精確、堅固、防水且「恒動」。恒動擺鉈提高了腕錶的精確度和防水性,同時讓佩戴舒適自在,進一步完善蠔式腕錶的概念。

 

永恒脈動
恒動擺鉈讓勞力士成功解決了製錶師長久以來關注的一個問題。約於 1770年,由亞伯拉罕 -路易.伯特萊(Abraham-Louis Perrelet)或休伯特.薩頓(Hubert Sarton)(專家對誰為發明者持不同意見)創製的自動上鏈懷錶,通過帶有自動鉈的轉子系統,獲取佩戴者活動時所產生的能量,繼而為懷錶上鏈。不過,佩戴者的擺動對懷錶運作影響不大。為改善上鏈效率,採用交替機芯的系統應運而生。其中一個系統的擺鉈路徑受其碰擊和反彈時的掣停所限,從而加強來回動作。

 

英國製錶師約翰.哈伍德(John Harwood)於1924年首度將這個系統應用於腕錶之中。儘管此系統可應用於懷錶,但礙於以分段掣為基礎的上鏈動作過於粗略,因此在腕錶中並不適用。然而,勞力士創始人想出巧妙的解決方法,他要求技術團隊在腕錶中加入自動上鏈系統,所裝配的轉子可自由旋轉360度而不會產生振動,故認為這項設計更適合腕錶使用。經過多年研發,勞力士在可靠性和效能方面漸漸取得成果,並最終於1931年製作出完善的恒動擺鉈。

 

Rolex, Visuel pour la presse, Collection Daytona
勞力士著名的Daytona計時碼錶搭載的4130自動上鏈機芯同樣配備有品牌自豪的恒動擺鉈。

 

無比卓越的象徵
此成果可說是實現了所有願望:恒動擺鉈一推出便取得空前成功,成為卓越製錶工藝的象徵。這個專利自動上鏈系統直到1948年仍屬勞力士的獨家設計,與蠔式錶殼結合後更令品牌聲名大噪。當專利期結束後,此設計廣為公眾所用,整個製錶業紛紛採用,在業內迅速流傳。恒動擺鉈使佩戴者於舉手投之間與蠔式腕錶的脈動相互連繫。此裝置在過去八十多年一直發展非凡,相信在未來同樣能穩定運作。

 

技術與製作
擺鉈能否全面發揮其上鏈動能實有賴幾個要素。首先,自動鉈必須越重越好。要做到這一點,勞力士一般會使用密度特別高的鎢合金,確保尺寸細小的自動鉈仍能展現出優異的動態性能。接着,自動鉈的引力中心必須盡可能靠近邊緣位置,其運作亦絕不能受機芯或錶殼所阻礙。最後,腕錶必須盡快上鏈但卻不可過度,因為對活躍的佩戴者如運動員而言,他們的動作會令到可防止發條過度上鏈的計時離合輪整組運作過多。事實上,相較慢跑和整天坐在辦公桌前的佩戴者,兩者之間的活動量可足足相距300倍,由此可見,保持上鏈活動的巧妙平衡非常重要,這樣上鏈裝置才可在任何情況下均運作可靠。

 

比爾:生產與組裝
比爾製造所負責生產並組裝自動上鏈系統的各個組件。而每個組件都是先定型再加工,然後才經檢查、監控及驗證。在比爾和公司各部門,每個細節都非常重要,而各工作室亦以追求完美和一絲不苟的精神為本。例如,經精心搭配的兩個鋁製陽極去氧化自動環回輪呈現出相同的鮮紅色調。接下來是組裝上鏈系統的各個組件,這些組件會再經仔細監控,特別是將軸向間隙(移動部件末端與軸承或寶石表面之間的軸向間隙)限制於15至45微米之間。這個機械工序需在受訓操作員監督下進行,相關人員可憑肉眼檢測出所有偏差。在潤滑上鏈裝置方面,經驗和專業知識同樣缺一不可。這個極其精密的過程,用上非常微小的針頭,工作人員需在機器旁邊時刻監視。在另一工作室內,技術人員合力組裝自動鉈,然後將其連接到上鏈裝置。經過眾多操作工序後,擺鉈正式成型。而最後便是檢查裝置能否自由轉動,以及外觀是否完美無瑕。

 

 

勞力士日內瓦總部
勞力士日內瓦總部

 

日內瓦:組裝錶殼及最終監控
隨後,擺鉈會由比爾運往日內瓦的阿加西亞(Acacias)製造所。在那裡,腕錶會完成最後數個組裝工序。首先,擺鉈會裝配到錶殼內的機芯上。接着,檢查裝置能否自由旋轉,並以螺絲旋上底蓋。之後,經已隱藏起來的擺鉈會通過旋轉測試(Cyclotest),這是專為其上鏈能量而設的最後一項測試,亦即檢測裝置從手腕活動中獲取並儲存能量的能力。為此,腕錶必須放置於架上,以雙向方式緩慢旋轉27分鐘。在這段時間內,發條需充分上鏈,確保機芯可正常運作至少6小時。

 

非凡精準:「官方認可精密時計」

「官方認可精密時計」(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既是勞力士腕錶的標記,也是腕錶精準度的官方認證,更與品牌的內在價值有著緊密聯繫,就如同樣印刻在錶面的“Oyster”和“Perpetual”字樣一樣。然而,此品質印記的意義何在?其箇中起源為何?又為甚麼會以此闡釋「精密時計」的概念?

 

眾所周知,如今所有的Oyster Perpetual腕錶均屬精密時計腕錶,錶面上的「官方認可精密時計」字樣便印證了這一點,更象徵著品牌對卓越精密計時的不懈追求,使勞力士早於20世紀初便成為精密腕錶研發的先驅。1910年,勞力士的其中一個錶款在瑞士成為首只獲得精密時計官方認證的腕錶。1914年,相類似的勞力士腕錶亦獲著名的英國矯天文台(Kew Observatory)頒授「A級」精密時計認證。

 

勞力士的每枚腕錶均附上刻有“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字樣的紅漆印章。
勞力士的每只腕錶均附上刻有“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字樣的紅漆印章。

 

品牌在追求精密時計過程中的各個重要時刻,均充分闡釋此著名稱號的箇中意義,而直至約1957年,此稱號終有定案。由最初只有“Chronometer”一字,到“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最後定名為“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

 

精密時計的定義
讓我們先重溫精密時計的定義。所謂精密時計,是指獲官方認證的高度精準時計,每天計時與確實時間的偏差少於數秒。目前,男士機械腕錶機芯的最高偏差限於每天慢四秒或快六秒,精確率達99.993%!此精準度必須經由獨立機構進行15個晝夜的嚴格檢測認可。只有符合標準的機芯方可獲瑞士精密時計測試中心(Swiss Official Chronometer Testing Institute, COSC)頒發精密時計證書。

 

04_Superlative

 

官方認證
精密時計本身便有官方認證的含意,為何還要特別標明?歷史上,有關「精密時計」的定名規定各有不同,而官方定義原為「足以獲取官方評級證書的精密腕錶。」由此可見,製錶商可自行為精密時計頒發認證,而這個過程顯然存在欺詐風險。為保證精密時計的品質,勞力士不計成本和所需的額外時間,選擇把腕錶交由官方認證。為標示這個分別,品牌在1930年代後期將錶面的印刻字樣,由“Chronometer”改為“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

 

「極致」精準度
1951年,官方認證成為強制標準。這對勞力士而言是場勝利,因為品牌自1927年起便生產官方鑒定認可的精密時計,比率接近90%。同時,勞力士的每只腕錶均附上刻有“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字樣的紅漆印章。然而,當官方認證成為銷售規範亦令品牌的精密時計失去重要優勢。

 

隨著競爭對手不斷進步,勞力士繼而以爭取「卓越性能證書」(certificates of superior performance)為目標,以資識別。根據舊有規定,機芯精準度在測試中獲證優良便可取得寫有「成績出眾」的證書。1950年代初,勞力士創辦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對獲取「卓越性能證書」的決心有增無減。1959年1月,他寫道:「我們已到達一個地步,就是必須取得所有『卓越性能證書』!」他並總結說:「這樣勞力士的聲望才能與日俱增。」

 

Parachrom遊絲
金色微調螺絲的平衡擺輪與藍色的Parachrom遊絲

 

最終,一項重要的創新技術讓這個目標得以實現。1957年,勞力士推出了計時性能出眾的新一代機芯,名為1500型機芯,裝配金色微調螺絲的平衡擺輪(現以星狀微調螺母所取代)。其精準計時結果比獲取證書的標準高出三倍。為展示這項非凡特質,勞力士更構思了“Superlative Chronometer”的概念。

 

02_A_stroke_of_genius
勞力士腕錶的錶面上標示有聞名於世的“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字樣。

 

向DAY-DATE腕錶致敬
此名稱在後來亦加至錶面的刻字中,組合成聞名於世的“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雖然未有記下明確日期,但相信此更新字樣於1957年在享負盛名的Day-Date錶面上首度出現,而該錶已於前一年面世。隨着瑞士精密時計測試中心(COSC)的成立,「卓越性能證書」終於1973年停用。此機構集合了各家官方腕錶評級中心,共同訂立新標準:機芯測試的結果只有兩個,達到比以往更嚴格的準則或是不達標。然而不變的是,勞力士所構思的這個稱號既是卓越追求的象徵,也是品牌成為精密計時領域先驅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