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鐘錶編輯戴什麼?(下)

以佩戴舒適為底線的經典老錶愛好者李宇勝(現任鏡傳媒精品鐘錶組記者,鐘錶編輯總資歷6年,以下簡稱李)

 

問:請問是如何與腕錶結緣?

 

李:大學時同學賣我一只Alba的電子錶,他自己則是戴天梭,我好奇之下詢問兩只錶的差別,聽他說那只天梭有藍寶石水晶,我也才知道原來有錶不是由電驅動,開啟我對錶的興趣。

 

女友看我對錶很有興趣,在我當兵期間買了一只Citizen的機械錶給我,記得面盤還是開芯的,它讓我更喜歡機械錶,所以當我退伍要找工作時,覺得可以做鐘錶相關的工作。在人力銀行輸入鐘錶這個關鍵字後,我找到鐘錶業務和編輯兩種工作,最後決定要成為編輯。

 

問:你現在戴什麼錶呢?

 

李:我比較常戴的是這只老Omega,是一位有在玩錶的長輩送的,我成為編輯後,一次與他聊錶的時候,注意到他戴著的Omega很好看,沒想到他立刻把錶解下來,讓我拿去戴一段時間,之後問他是否該還了,他竟然說就當是預付我的結婚紅包,把錶送給我。

 

李宇勝從長輩那得來的Omega碟飛系列同軸擒縱腕錶,擁有GMT兩地時間功能,採用初代同軸擒縱機芯Cal.2628。(圖:李宇勝Chris Li提供)

 

這只Omega搭載的是初代的同軸擒縱機芯Cal.2628,目前已經停產,有GMT兩地時間功能。長輩說他從2000年買來後都沒有保養,我後來有把這只錶拿去給師傅檢查,測錶的結果算準,但我聽說初代的同軸擒縱有蠻多狀況。

 

問:所以,你自己偏好什麼樣的錶?

 

李:我其實是古典派的,喜歡簡單俐落、樣式老一點的正裝錶,不用有太多功能,兩針、三針即可,最多加個日期,然後配皮錶帶。這其實跟我的穿著習慣一樣,不喜歡太花俏的樣式,如果要說理想型,就是VC的正裝錶。

 

我之前讀到一位鐘錶評論家的文章,他指出,以前的男錶大多落在34到36mm之間,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是小錶徑,而小錶徑設計有其道理,一來是可以展現微型精密工藝,二來是佩戴舒適,它可以完完全全藏到袖子裡,不會卡在袖口,不舒服。我蠻認同佩戴舒適的說法,所以開始想找一只小錶徑的二手錶來戴。

 

李宇勝收藏的Seiko Lord Marvel高振頻老錶(攝影:李宇勝Chris Li)

 

後來我在Y拍買到這只錶徑36mm的Seiko老錶,它屬於Lord Marvel高振頻系列,出產於1960、70年代之交,戴起來非常舒適。我自己覺得高振頻很好玩,擒縱聲音很有趣。買二手錶很有意思的是,你會發現很多現在看很厲害的工藝,其實以前就有了,像高振頻、微型自動盤等,而且很多新款都會從歷史中找靈感,我就會想,那為什麼不直接去看初代呢?另外,就是會因此去了解,甚至參與製錶歷史,以這只Lord Marvel為例,我透過它了解Seiko當時製錶的背景,還有同時間推出的其他系列,如King Seiko、GS等。

 



錶盤上印有LORD MARVEL及36000字樣,表示振頻高達每小時36000次。(攝影:李宇勝Chris Li)

 

問:心目中一只好的腕錶應該具備的元素?

 

李:配戴舒適是最基本的,是我的底線。不是說小錶徑就好戴、大錶徑就不好戴,即使是大錶徑、有錶冠護牆,或因為有複雜功能而超厚,它還是可以做得好戴,但有些錶會為了造型而忽略這點。我認為如果不做這件事情,那它就不是手錶,可能只是綁在手腕上的鐘。

 

在舒適之外其實就看個人喜好了,也就是你認為它「物有所值」,無論是因為品牌、功能、造型,或甚至是一個很小的點,例如錶帶很好看,重點是你有喜歡它。

 

此外,我覺得動力儲存很重要,特別是你有兩隻機械錶以上的時候,動力儲存很關鍵。不過動力儲存的設計、配置的位置也有差,我自己比較偏好放在錶背的設計,感覺放在正面會破壞原本的平衡。

 

問:你覺得鐘錶編輯和一般玩家在對戴錶的態度上,有什麼差別?

 

李:雖然我們難免有自己的好惡,但在寫錶時必須要抽離自己的喜好,客觀的找到每一只錶的價值,不能像一般錶迷那麼直接的表達好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