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Grand Seiko的堅持與突破(中)

2017年對Seiko集團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Grand Seiko的「獨立元年」。在這之前,GS始終是Seiko旗下的系列;不過即便在獨立之後,GS今年也沒有推出真正全新的設計;因為早在前年,GS就已經大動作地發表了首款陶瓷腕錶,為眾人帶來驚喜。

 

Seiko設計統括部門主事、Grand Seiko黑色陶瓷系列設計師 久保進一郎。

 

「一只錶只要稍做微調,就可以塑造出運動風格。」Seiko設計統括部門主事、Grand Seiko黑色陶瓷系列設計師久保進一郎表示,Seiko自2005年開始將部分GS錶款的設計從「標準」轉向「運動」風格,像是在錶圈加上刻度、結合奧運計時器的按把或打造潛水錶等等。這些錶款除了具備「Seiko Style」的元素,也非常厚實,講求「存在感」而非輕薄。去年的陶瓷款也一樣,儘管它的風格與過去截然不同,久保並不打算讓人無法分辨;意即Grand Seiko看起來就要像只Grand Seiko。至於材質與結構,都可以盡情突破。

 

 

陶瓷款的GS腕錶採用所謂的雙層結構,在保護機芯的錶殼外再加上一層錶圈、側邊及錶耳。內層為白鈦材質,散發的光澤看起來像不鏽鋼,但更輕盈,硬度也比純鈦更高;外層則是氧化鋯陶瓷,是精密陶瓷中最為堅硬的一種,對於那些錶殼稍有刮痕就要抓狂的人來說,相當實用。根據久保的說法,如果讓陶瓷與白鈦兩種材質的緊密相連,一旦時間拉長(或許10年後)很可能因為重力的關係由內往外擠壓,造成陶瓷碎裂;這並不符合Grand Seiko「讓時間不停走動」的理念。所以他在設計錶殼的時候刻意在內、外層之間隔出0.1毫米的縫隙,錶耳處則保持緊貼,避免外物滲入。當然,再怎麼密也防不了無孔不入的汗水,這也是內層採用白鈦材質(具良好的抗腐蝕性)的原因之一。

 

 

陶瓷錶款花了久保及研發團隊3年的時間,中間的溝通及克服錶殼碎裂導致機芯受損的過程最為困難。原先我以為,雙層結構之間的間隔是為了防止錶殼遭受衝擊時容易碎裂的關係。確實,這也在久保的考量之中。那我就更好奇了,既然可以留空隙,為何不能加入吸震材質?久保聽了笑說,他原本正有此打算,但是顧慮到吸震材質可能經不起10年、20年長期使用,最後還是作罷。聽完他的解釋,我完全可以感受到日本人特有的挑剔性格;對於能夠追求完美之處,一點點的瑕疵都不容允許。就算外行人接受,內行的他們也會為自己的堅持把關。只是,世上哪有完美?陶瓷可以防刮,卻免不了碎裂的可能。這是否會成為Grand Seiko的隱憂?

 

 

「其實沒有完美的素材。陶瓷非常極端,完整的時候很完整,表面不會有刮痕,但遭受強烈衝擊就會破。」雖然這樣說可能對銷售沒有幫助,但久保依然誠實地表示陶瓷的缺點。當然,身為一個設計者,他更重視如何凸顯陶瓷的優點(防刮),並把風險降到最低(雙層結構錶殼)。

「最好的證明方式,就是收集其它品牌的陶瓷錶,連同Grand Seiko一起從1公尺的高度向下摔。Grand Seiko的維修費應該會是最便宜的,或者,根本不需要維修費。而不管怎麼丟,它都會持續走動。」久保如此說道。

 

Spring Drive黑色陶瓷系列-SBGC223(左)/ SBGC219(右)
氧化鋯陶瓷及白鈦錶殼,錶徑46.4毫米,時、分、小秒針、日期、第二時區、計時碼錶、動力儲存顯示,9R86(左)/9R96(右) Spring Drive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72小時,平均日差±1秒(左)/±0.5秒(右),藍寶石水晶鏡面及底蓋,防水100米,氧化鋯陶瓷及白鈦鍊帶,全球/台灣限量500/3只,參考售價:NTD 490,000(左)/NTD 520,000。

 

其實不管禁不禁得起摔,我相信應該沒有人會讓手上4、50萬的Grand Seiko陶瓷錶輕易遭受衝擊。然而久保這麼有自信的回答,確實充滿說服力。他說,Seiko勝過別人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品牌給人的信賴感。Grand Seiko過去是Seiko旗下的最高等級系列,如今獨立出來自然是帶著過去的光環,甚至更上一層。而黑色陶瓷系列不僅是GS錶款從未採用的新材質,也是Grand Seiko邁向全新風格的第一步。2016年以Spring Drive生產地長野縣特有的「御柱祭」作為故事背景,在GS Spring Drive黑色陶瓷系列限量款(SBGC017)的錶盤上刻劃一整片冷杉林,用文化傳遞價值。今年Grand Seiko黑色陶瓷系列(SBGC223)改採金屬鍊帶的設計,以白鈦及陶瓷鏈結相接,呈現雙色效果。對於熟悉GS錶款既有風格的人來說,可能還不太習慣;不過如此年輕化的作法,或許正是新一代消費者所期待的。

 

Grand Seiko的堅持與突破(上)
Grand Seiko的堅持與突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