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錶的價值不只有機芯。」Kurt在受訪過程中,一語道破許多人在玩錶路上盲目追求的迷思。機芯很重要,但不是判斷一只錶好與壞的唯一準則。他用他的經驗,說明一切。正如他所佩戴的Porsche Design by IWC Ocean 2000,實用設計、原創技術、低調又獨特,不僅伏貼於他的手腕,也符合他的玩錶理念。
人們確實會憑封面判斷一本書(people do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這是英文表達「以貌取人」的方式,但若是運用在產品上,確實很有道理。人們會不會「以貌取錶」?當然會。誰不會看一只錶長得好不好看、戴起來帥不帥?
「吸引我會不會買一只錶第一個是外型我要喜歡,」熱愛腕錶的收藏家Kurt這麼跟我說。玩錶玩了十幾年,他看過、摸過、戴過的錶也多得數不清了,判斷一只錶的眼光早已成為一種理念。但是他還是會以貌取錶?是,也不是。造型對Kurt來說很重要,他尤其喜歡德國設計,他與我分享的Ocean 2000就是一只德國設計的腕錶。雖然錶盤上印著IWC字樣,但其實是由Porsche Design設計,從錶殼、鍊帶的線條、錶圈、指針及時標等等,都可以看出其「德國血統」;一種隨著功能而生的風格,任何細節都令人感到合理,不浮誇、不做作,又有原創性。
「我喜歡有原創性。如果一只錶有太多別人的影子,那也沒什麼意思。」Kurt說。我相信任何人都看得出,他的Ocean 2000與其它瑞士腕錶都不一樣。
這款Ocean 2000算是早期的作品(1980年代初),錶盤12點鐘方向以草寫字體標示著「International Watch Co. Schaffhausen」,Kurt非常喜歡(後來的Porsche Design by IWC錶款就把草寫拿掉,改在6點鐘方向印「by IWC」,12點鐘方向印「PORSCHE DESIGN」)。棒狀指針和時標上用的是「氚」(Tritium),一種在Super-LumiNova普及之前的夜光塗料;儘管時間久了會剝落、變黃,卻很有味道。
錶殼和鍊帶採用鈦金屬材質,所以整只錶拿起來真的很輕。稍微了解鈦金屬在鐘錶史上的發展就知道,這項材質對IWC意義重大,因為在其它品牌還沒將它納入製作腕錶的元素之前,IWC就已經在推廣它的好處。它的好處是可以輕鬆佩戴,又因為緊密、彎曲度高的鍊結,使Ocean 2000能伏貼於手腕。除此之外,鈦金屬也有比不鏽鋼更耐磨的硬度。即便Kurt不像很多戴了貴重手錶就會克制手腕搖擺動作的錶友,但愛錶刮傷了還是會心疼;好在Ocean 2000的硬度夠,我仔細看了一下,刮痕確實不多;這也是Kurt欣賞的地方。而且霧面的處理方式漂亮,觸摸起來的質感很舒服,讓人愛不釋手。
另一項Kurt在乎的是技術。一只錶不僅要好看,也要有內涵。Ocean 2000擁有2000米的深度防水效能,從它特別厚的玻璃鏡面就可以感受到承受水壓的能力,加上精密、厚度僅有12.6毫米的錶殼,在那個年代可說是非常厲害的創舉。通常能夠潛水潛到那個深的腕錶都會具備排氦閥門,好讓可能導致腕錶爆裂的氦氣排出。但是Ocean 2000沒有排氦閥門,而是在錶殼內設置特殊的金屬墊圈,可以防止溫度變化對錶殼緊密度的影響,同時讓氦氣自由進出。這樣的設計相當少見,也是Kurt所謂的技術。那麼機芯呢?
「我覺得一只錶的價值不是只有機芯。」Kurt表示,他不會刻意追求自製機芯。根據他玩錶十多年來的經驗,即便是大品牌的自製機芯也不見得精準,甚至狀況連連,反倒是ETA通用機芯比較穩定、耐用,維修又方便。而且要決定一只腕錶的好壞本來就不能只看機芯,還要看外型設計、錶殼的精密度……等等元素。所以,Ocean 2000搭載ETA 2892對他而言一點問題都沒有。
其實像Kurt這般玩錶玩得深刻的人,往往都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賞錶理念;用什麼角度看一只錶,沒有對錯,只有喜歡與不喜歡。注重外型、兼顧內在,用一個宏觀的視野找出適合自己的錶,這不僅僅要懂錶,也要了解自己。低調的Kurt戴錶不是從為了讓人羨慕,是為了自己開心。當然,有同好看懂了他手上的錶,跟他一起討論、品味,又是另一種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