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i Voutilainen創辦人Kari Voutilainen先生今日(8/21)帶著2019年Baselworld矚目新品前來台灣,包含機芯倒置呈現的Vingt-8 TI、展現機刻雕花工藝的Vingt-8 TE、Vingt-8 ISO腕錶與Voutilainen GMT 6等錶款。他從頭述說了品牌起源、錶款特色以及新品介紹,很開心能有機會現場聆聽大師分享,並且近距離拍攝了一款款精彩的時計。
出生於芬蘭的Kari Voutilainen從1980年代開始進入製錶領域,於1983年就讀芬蘭最優秀的製錶學院Tapiola,並在1989年完成瑞士WOSTEP製錶學校的複雜功能課程(1999年回此任教)。
Kari Voutilainen在90年代進入Parmigiani旗下的修復工坊,修復了許多複雜結構的腕錶、懷錶、音樂盒與人偶鐘等。他累積了相當多的製錶能量後,於2002年在瑞士的莫茨(Môtiers)成立製錶工坊。早期作品包含了2004年製作具有十進位三問錶的Masterpiece 6、2007年贏得日內瓦高級鐘錶大賞(GPHG)最佳男錶殊榮的Observatoire,以及2012年與製錶結構專家Andreas Strehler聯手替Maîtres du Temps打造的Chapter Three Reveal ,在在顯示了他非凡的製錶才華。
鈦金屬錶殼,錶徑39毫米,時、分、錶背小秒針、動力儲存顯示,Vingt-8 手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65小時,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鱷魚皮錶帶,參考售價NTD 3,100,000。
今年最受矚目的新款非Voutilainen Vingt-8 TI莫屬。根據Kari Voutilainen表示,過去曾經有位收藏家希望能直接從腕錶正面就能欣賞Vingt-8機芯,因此給了他靈感設計出這款沒有錶盤,並將機芯倒置的獨特腕錶。
Vingt-8誕生於2008年,是品牌首枚自行設計、研發與生產的機芯;名稱Vingt-8在法文中代表28,象徵了它的年份。Vingt-8具有大型擺輪與低振頻(18,000vph);另外它的擒縱系統具有兩個對稱的擒縱輪,與擒縱叉以及擺輪三者間的相對位置較近,比起一般擒縱系統更能有效率的傳遞能量(約增加30到40%)。
Kari也親自說明Kari Voutilainen錶款的三大DNA,分別是錶殼、指針以及錶盤。錶殼堅持以手繪方式,並且以實際金屬製作原型(Prototype),多次拋光還能維持良好狀態。水滴狀錶耳、以及錶殼多增加的弧度就是減少錶殼被刮到的機率,設計真的別出心裁。
指針也是Kari Voutilainen很重視的細節,從三角形尖端以及尾段圓形鏤空的設計,都希望難以被複製,並且維持高度辨識性。錶盤的機刻雕花與色澤也是讓錶款脫穎而出的關鍵,因此在許多Kari Voutilainen錶款上都能看到結合琺瑯與機刻雕花的錶盤。Vingt-8 TI沒有錶盤,因此於正面則是欣賞經倒角加拋光修飾處理的大型擺輪支架,搭配蝸型紋打磨的大鋼輪與銀質夾板,富含層次又呈現極佳質感。
錶盤下方的機芯面倒置於錶背,這面擁有較多孔洞,因此比較不美觀。然而Kari Voutilainen透過錶背的小秒針(12點鐘位置)、以及與它上下對稱的動力儲存顯示(6點鐘位置)指針,加上圈環,視覺上巧妙地蓋住孔洞。Vingt-8 TI的輪系與夾板都為銀灰色,搭配藍鋼色圈環,呈現出的效果比Kari Voutilainen預期的還美。
鈦金屬錶殼,錶徑37毫米,時、分、小秒針,Vingt-8 手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50小時,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鱷魚皮錶帶,參考售價NTD 2,500,000到3,500,000 (依客製錶殼、錶盤材質、顏色與紋理而定)。
另外兩款28 TE與Vingt-8 37mm同樣採用Kari Voutilainen錶款上常出現的小三針布局,並且用不同的機刻雕花分開錶盤、時標環以及小秒盤。除了常見的巴黎釘紋,Kari Voutilainen的機刻雕花紋都相當少見。Kari說這些圖案是從匈牙利裔法國藝術家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所創作的視錯覺(Optical Illusion)作品中所得到的靈感。
除了腕錶,Kari Voutilainen也帶來綠、紅、紫等顏色所搭配不同機刻雕花的錶盤,就如同Vasarely的作品,由方塊、圓形與許多放射狀線條所組成。錶盤先以黃金材質作底,飾以機刻雕花,最後再塗上琺瑯,更能展現立體美感,令我看得目眩神迷,相當陶醉。
透過腕錶的設計概念、機芯的結構與修飾以及錶盤上的工藝,間接說明了為何Kari Voutilainen一年腕錶產量僅有不到50只的稀少數量,今日透過Kari Voutilainen本人親自來台解說分享,見識到這位獨立製錶大師卓絕卻又低調的製錶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