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石英錶與高級的距離(一):機械錶才厲害?

「這是機械錶嗎?」「不,是石英的。」「喔。」這大概是一般人遇到石英錶,最普遍的反應。如果換作是機械錶呢?對話至少會再延伸個兩三句吧!畢竟大家對「高級」的東西比較有興趣。但,石英錶就一定厲害不起來嗎?其實,一只好的石英錶與「高級」的距離,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近。

 

Seiko於1969年12月25日推出的世界第一款量產石英錶──Quartz Astron,掀起了鐘錶史上的「石英革命」(瑞士鐘錶產業所謂的「石英危機」)。

 

1969年12月25日,一款名為「Quartz Astron」的腕錶誕生。這款錶搭載了一枚與傳統機械機芯截然不同的石英機芯──35A,振頻8,192赫茲,每日誤差約正負0.2秒,也就是說即便它連續走一個月,也比一般機械錶走一天的誤差來得更小;對於一個人們真的會用手錶(而非手機)來看時間的年代,實在準得要命。更要命的是推出這款腕錶的品牌竟然不在以製錶聞名的瑞士,而在日本。這也是為什麼當全瑞士鐘錶產業都稱這場運動為「風暴」、「危機」的時候,只有Seiko把它叫作「石英革命」。

 

由百達翡麗、勞力士、浪琴、積家、伯爵、Omega、IWC……等20個品牌在1967年開發出第一款石英錶的原型「Beta 1」。

 

等等,石英機芯是日本人發明的嗎?不是。運用石英晶體通電後會震動、產生頻率的特性所製作的振盪器,早在1921年就被美國物理及電子工程學家 Walter G. Cady給做了出來(晶體的「壓電效應」則是在1880年由居禮夫人的丈夫Pierre Curie與他兄弟Jacques Curie發現)。1927年,Warren Marrison和J. W. Horton在貝爾電話實驗室打造出人類史上第一座石英鐘,將計時器的精準度提升到另一個境界。當然,要把龐大的鐘濃縮成小小一只腕錶,還有一大段距離。根據歷史資料,1962年百達翡麗、勞力士、浪琴、積家、伯爵、Omega、IWC……等20個品牌在瑞士納沙泰爾成立了電子鐘錶中心(Centre Electronique Horloger,簡稱CEH),並在1967年開發出第一款石英腕錶機芯的原型「Beta 1」;1970年他們成功做出能夠實際銷售的「Beta 21」,以高達8,192赫茲的振頻(在機械錶的世界裡,5赫茲已經是所謂的高振頻了)精準切割時間。不過,那已經是Seiko推出Quartz Astron之後的事了。

 



浪琴在1969年製作的非量產石英腕錶。

 

Seiko Quartz Astron的確不是第一款石英腕錶,卻是第一款「量產」的石英腕錶;儘管價格高達45萬日幣(相當於當時的一台Toyota),隨著製造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越來越低,Seiko也在往後幾年陸續推出價格更便宜的石英錶款。反倒是率先研發出石英機芯的瑞士鐘錶產業,在Beta 21之後就回過頭繼續製造傳統的機械腕錶。結果身為「日常生活用品」,精準又便宜的石英錶自然是勝過了實在不怎麼方便的機械錶;這場由Seiko Quartz Astron掀起的革命,甚至讓堅持傳統的各家鐘錶品牌在1970至80年代間紛紛倒閉。直到1983年企業家Nicolas Hayek創立Swatch,推出便宜又時尚的塑膠石英錶,才將瑞士鐘錶產業從危機之中拯救出來。

如今,人們戴錶不再是為了看時間,石英錶再準也絕對比不過科技裝置;加上購買門檻不高、「手工成分」不足,「石英錶=廉價品」的印象就這麼寫進了人們心裡。

但,石英錶真的都是便宜貨嗎?

 

百達翡麗在1970年代推出的Ref. 3597石英腕錶,搭載與其他19個品牌共同研發的Beta 21石英機芯。

 

其實組成一只錶的元素從來就不只有機芯。錶殼的切工、面盤的紋路、時標的打磨、指針的做法,種種外在設計與細節都可以是評斷一只錶是否「高級」的理由。一款好看、做工精湛的腕錶不可能改換了石英機芯之後就失去價值,一款外型普通的腕錶也不會因為搭載機械機芯就變得更厲害。

何況,有些石英機芯的製作方式還比普通的機械機芯複雜得多。

 

Seiko 35A石英機芯,搭載於Seiko 1969年推出的第一款量產石英腕錶「Quartz Astron」,由電池的電力使石英振盪器產生逆壓電效應(通電後晶體產生形變的現象;若給予方向具週期性變化的交流電,晶體就會不斷形變、產生規律的震動),經由電路板將石英振盪器8,192赫茲的振頻轉換為每秒一跳的訊號、驅動秒針,進而推動整個齒輪組。精準度高達日誤差正負0.2秒、月誤差正負5秒,超越所有機械機芯。

 

延伸閱讀:
石英錶與高級的距離(二):從根本強化本質
石英錶與高級的距離(三):五十年後的革命
石英錶與高級的距離(四):腕錶不只有機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