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游絲之王爭霸戰(二):超越傳統的矽游絲?

確實,Nivarox鎳鐵合金游絲直到今日依然是鐘錶產業中最常見也最能被接受的游絲,可惜它並不防磁,一旦進入磁場強大的環境,就有可能影響到腕錶走時的精準度。這並不是採用雙層、圓柱、球體等各種型態的游絲就能解決的問題,唯有找到一種無畏磁場的材質才是辦法。例如:矽。

 

雅典錶是鐘錶產業中最早採用矽材質零件的品牌,強大的生產力也讓他們將矽材質運用在游絲及擒縱,並搭載於旗下系列錶款中。
Marine領航者榮耀腕錶,黑色DLC不鏽鋼錶殼,錶徑44毫米,時、分、小秒針,UN-118機芯自動上鍊機芯,矽質擒縱及游絲,動力儲存60小時,COSC認證,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防水50米,織物錶帶,限量300只,參考售價NTD 280,500。

 

擁有全球最大晶圓廠的台灣人對矽這個材質應該不陌生,倒是在台灣開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時候,瑞士鐘錶產業對矽的製程根本毫無頭緒,只知道這是一種輕盈、耐磨、抗腐蝕且完全防磁、防溫差的材質,用它來做游絲或許就能取代含鐵的Nivarox。當然,要用矽晶體量產成細如髮絲的游絲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困難,一來這樣的技術尚未研發,二來研發的過程必須耗費大量的資金(光是一台機器就要上百萬瑞士法郎),就連勞力士、百達翡麗與Swatch集團這些鐘錶產業裡的佼佼者都無法獨自完成。於是1990年代末,這三家鐘錶品牌(集團)開始共同參與在瑞士電子和顯微技術中心(Swiss Center for Electronics and Microtechnology,CSEM)執行的矽材質研發計畫;這也是瑞士鐘錶產業自1960年代一起研發石英機芯後再次合作的案例。有意思的是當初集結20個品牌研發石英機芯的電子鐘錶中心(Centre Electronique Horloger)就是CSEM的前身。

 

百達翡麗在2005年推出搭載矽擒縱輪的Ref. 5250,引起鐘錶產業對於矽材質的關注。2006年首款採用Silinvar®矽游絲的PP腕錶Ref. 5350(如圖)更使得高級品牌正式進入矽游絲時代。

 

就在勞力士、百達翡麗與Swatch集團還在想要如何做出矽游絲的同時,獨立於集團之外的雅典錶也默默做著相同的事,而且速度更快,搶在2001年就發表了一整套矽質的擒縱系統。製作矽擒縱的過程有許多複雜的細節,簡單來說就是運用深反應離子蝕刻技術(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DRIE)在矽晶圓上刻出用「微米」(千分之一毫米)來計算的不規則圖形──擒縱叉、擒縱輪以及充滿同心圓的游絲的形狀,也就是說從前要一步步把金屬線慢慢拉成細絲的動作都免了,而且更加精確。拜強大的科技所賜,製成的矽零件不但一體成形、完全不需要潤滑油就能順暢運作,不受磁場、溫差干擾的特性更大幅提升機芯精準度。

 



2017年百達翡麗更進一步改良Silinvar®矽游絲,搭載於Aquanaut Ref. 5650G-001中(如圖),於游絲的內側及外側做出凸起的曲線,確保游絲在收放的過程中近乎同心圓形狀,使游絲在各個方位下都能維持精準。

 

不過真正把矽材質帶進鐘錶產業的是PP。畢竟當雅典錶率先推出矽材質擒縱系統後其實並沒有引起太多反應,直到百達翡麗在2005年推出採用矽擒縱輪的Ref. 5250、2006年進一步推出採用矽游絲的Ref. 5350,錶壇才開始關注這個「前所未有」的創新材質。緊接著共同參與研發的Swatch集團也為旗下的高端品牌寶璣搭載矽擒縱與矽游絲。當時的矽游絲就好比1990年代的手機,先進、前衛、稀有、昂貴,只有少數人能從少數品牌的少數錶款中獲得。有人說它是偉大的發明,有人說它是讓機械錶完美的救贖,但事實上矽游絲並非完美,甚至存在著極大的缺點。

 

寶璣是少數大量採用矽游絲及擒縱的高端品牌,又除了扁平式的矽游絲,寶璣更發展出具有雙層結構的特殊矽游絲(如圖)。
Classique Chronométrie 7727腕錶,18K玫瑰金錶殼,錶徑41毫米,機刻雕花錶盤,574DRF手動上鍊機芯,雙層矽游絲,動力儲存60小時,參考售價NTD 1,288,000。

 

沒錯,矽不是金屬,不會像金屬一樣扭曲變形,也不會產生金屬疲勞的現象,卻正因為它不是金屬,一旦受到強烈的衝擊就會立即斷裂。或許要讓游絲遭受到如此強烈撞擊的機會不多,萬一發生時造成「非得送回去換一條全新游絲」的麻煩還是讓許多人遲疑。至於更深一層的憂慮則在未來,當科技進步到已經把矽淘汰的程度時,斷了矽游絲的機芯是否就真的沒救了?而這也是包含Audemars Piguet在內等許多高端品牌拒絕使用矽游絲的一大原因。

 

Omega海馬潛水300米同軸擒縱大師天文台腕錶
不鏽鋼錶殼,陶瓷單向旋轉錶圈,手動排氦閥門,錶徑42毫米,時、分、秒、日期,8800同軸擒縱自動上鍊機芯,矽游絲,防磁15,000高斯,動力儲存55小時,COSC認證,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防水300米,橡膠錶帶,參考售價NTD 159,000。

 

然而,拒絕矽游絲的論點並沒有阻止這項來自半導體產業的材質發展。就像手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人們就不太可能再繼續抱著市內電話,最初先進、前衛、稀有、昂貴的矽游絲也隨著越來越成熟的技術漸漸從高端品牌走入中價位品牌。好比Swatch集團旗下的Omega,自從在2008年開始採用矽游絲之後就一路延續至今(獨立於集團之外的康斯登則是在2007年將矽擒縱帶入平價錶款的領域)。就這樣,不排斥矽材質的品牌紛紛加入這場戰局,等到2014年勞力士終於推出搭載矽游絲的Datejust Pearlmaster 34女錶時(是的,終於,以一起研發矽游絲的三大巨頭之一的角色來說確實晚了點),矽游絲在高級錶身上已經沒什麼好令人驚訝了。

 

Mido Multifort Chronometer1
不鏽鋼錶殼,錶徑42毫米,時、分、秒、日期、星期,Caliber 80 Si 自動上鍊機芯,矽游絲,動力儲存80小時,COSC認證,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透明底蓋,防水100米,不鏽鋼錶帶,參考售價NTD 40,400。

 

令人驚訝的是,過去總是被強調有多厲害(或許還藉機提高錶款價格)的矽游絲到了2017年竟然出現在天梭以及美度這般親民的錶款身上,且搭配具有80小時動力儲存的機芯並通過COSC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只需新台幣三萬出頭的價格,一下子把好像一定要花個十幾萬才能買到的心情變得豁然開朗。可見矽游絲誕生了十幾年總算飛入尋常百姓家,進入一個普及的時代。普及是件好事,尤其對那些還會把手錶當成讀時工具的消費者,能夠追求每日誤差正6至負4秒如此漂亮的數字,又不怕生活周遭帶有磁性的物品靠近手腕。從品牌的立場來看,能夠充分運用成熟的技術大量生產、銷售矽游絲也是好事。事實上這就是為什麼矽游絲能夠下放到平價錶款的原因,畢竟撇除當初龐大的研發費用,矽這項材料其實不貴。

當然,無論矽游絲普及到什麼程度,都不能解決它有可能斷裂的問題。至於要不要繼續使用或研發新的材質,就見仁見智了。

 

Tissot Ballade矽游絲COSC 男/女腕錶(左/右)
不鏽鋼錶殼,錶徑41/32毫米,時、分、秒、日期,Powermatic 80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80小時,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透明底蓋,防水50米,皮革錶帶/不鏽鋼鍊帶,參考售價NTD 30,600/NTD 32,400。

 

延伸閱讀:
游絲之王爭霸戰(一):游絲到底多重要?
游絲之王爭霸戰(三):超強游絲並不貴?
游絲之王爭霸戰(四):碳也能做游絲?
游絲之王爭霸戰(五):還是合金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