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兩百多年的陀飛輪向來是一種傳統複雜工藝,也是一種鐘錶品牌展現高級感的手法。如同自製機芯,代表著能夠自行研發、生產一件腕錶作品中最為關鍵的核心技術。當然,自製陀飛輪機芯是另一層次。創立短短35年來,康斯登不僅自行研發30枚自製機芯,更以時代尖端的技術與價格,創造令錶迷心動不已的陀飛輪作品。
不鏽鋼錶殼,錶徑39毫米,時、分、小秒針、陀飛輪,FC-980自動上鍊機芯,矽質擒縱輪及擒縱叉,動力儲存38小時,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防水30米,鱷魚皮錶帶,另有藍面款,限量各350只,參考售價NTD 498,000。
做自己,由內而外
說到「奢華腕錶」這四個字,你會想到什麼?純正傳統的瑞士製造,優雅貴氣的雋永設計,深奧複雜的機械結構,還是動輒百萬千萬的驚人價格?康斯登的目標,就是在作品中展現所有奢華腕錶的必要元素——除了價格。走過35年,康斯登「可觸及的奢華」的目標未曾改變。要做一只奢華腕錶,外型設計自然十分重要,不過對康斯登來說,如何提升自我的內在,打造出足以撐得起奢華二字的機械工藝,才是製錶應該要有的態度。
18K 玫瑰金錶殼,錶徑39毫米,時、分、小秒針、陀飛輪,FC-980自動上鍊機芯,矽質擒縱輪及擒縱叉,動力儲存38小時,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防水30米,鱷魚皮錶帶,限量150只,參考售價NTD 868,000。
自製機芯是這幾年所有高級品牌再三強調的實力所在,而許多中低價位的品牌們也於這類領域力求突破。然而當具備自製機芯的能力後,想更上層樓就必須發展耗時費力的複雜功能。康斯登在2004年推出第一款自製機芯後,在短短四年內急起直追,發表首枚自製陀飛輪FC-980,2016 年又研發出自製萬年曆,三大複雜功能已有兩者加入品牌常賣款式。在與康斯登相仿的價格帶內,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品牌屈指可數,而控制價格的秘密,在於產量的提升。康斯登的自製能力在快速發展下,已經建立出一條完整且高效率的規律產線。從零件製作、組裝到成品測試,「T0」、「T1」、「T2」與「T3」工作坊的共同努力下,品牌的陀飛輪機芯年產量高達900枚。拜高產量所賜,康斯登可以進一步控制價格,藉此有效地拉近消費者與奢華之間的距離。
直徑30毫米,厚度5.7毫米,以188枚零件組成(33枚紅寶石軸承),採用矽材質擒縱輪及擒縱叉,振頻每小時28,800次,動力儲存38小時。
康斯登在今年透過嶄新設計的Classic Tourbillon Manufacture紀念品牌創立35週年,並完整表達了可觸及奢華的創作精神。經典優雅的外型設計彰顯高貴本質,加上FC-980陀飛輪機芯的工藝複雜感,對高級的要求毫無妥協,而且竟然不用台幣50萬就能入手不鏽鋼款,以「超值」形容,一點都不誇張。面對千變萬化的大環境,迷失初衷是難免的事,不過康斯登始終打從心裡堅定地做自己。如今,也的確做出了一番成績。
深入淺出的陀飛輪之技
在陀飛輪發明至今的兩百多年間,製錶方法和生產技術都有著顯著的進步。透過現代化的大量生產模式,康斯登有效地降低了陀飛輪零件的製作成本,同時也兼顧品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矽擒縱,不只抗磁抗摩擦,更能夠透過雷射切割標準化量產。值得一提的是,雷射切割可以於極小的矽零件精準做出複雜的形狀,康斯登便藉此在陀飛輪內藏入品牌logo,只要你願意仔細觀察擒縱輪的結構就會找到。
優雅,從設計開始
Classic Tourbillon Manufacture是一只設計非常簡約的腕錶,沒有任何為了吸眼球而存在的元素,因此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視覺主角陀飛輪上。品牌在面盤中心處開了一個與陀飛輪視窗相容的洞口以放置時分針,透過此設計陀飛輪視窗的尺寸就能夠進一步放大,提升機械運作的能見度。經典優雅為何能夠歷久彌新,其原因就在於它無懼流行干擾且容納百樣設計的特性。當屏除虛華,留下的唯有純粹的內涵。
貼合手腕,迎合內在
乍看Classic Tourbillon Manufacture的外型,它無疑是一只正裝錶,但若花點時間欣賞它顯著而豐富的視覺動態,休閒時光的活力似乎也充盈其中。康斯登調整動靜之間的比例,將其拿捏在一個十分適中的分寸,不論搭配筆直硬挺的西裝還是舒適柔軟的夾克皆適當得宜。可觸及的概念其實不限於價格的親民程度,使錶主能在時時刻刻透過同一只腕錶體驗奢華感受,也是可觸及的一種展現。
更多Frederique Constant相關報導
更多即時鐘錶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