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人類靠著雙足所能觸及的範圍總是有限。然而,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的移動能力越來越快、越來越遠,甚至飛上了天。當航空技術成熟,跨越國際甚至洲際的旅行,使大眾對於地理與時間之間的關係產生了全新的理解。
在商業航空蓬勃發展的1955年,勞力士推出了第一款具備24小時第二時區顯示的GMT-Master Ref. 6542,陪伴經常旅行的專業人士,讓他們在異地時依然能掌握家鄉時間。1982年,品牌進一步研發出能夠獨立調校第二時區指針的機芯Cal. 3085,GMT-Master II隨之問世。這兩款作品一直並存,直到2000年才正式進入GMT-Master II一枝獨秀的時代。
勞力士GMT-Master最令人矚目的特色,莫過於那一眼即識的雙色刻度字圈。最初,品牌使用塑膠玻璃材質打造這枚零件,後來改用更加經久耐磨的鋁材質。2005年,勞力士以先驅之姿,將刻度字圈材質換為品牌獨家研發的Cerachrom高科技陶瓷。這種陶瓷經由八道嚴謹的製作步驟,包括氧化金屬混合物粉末加入黏著劑、注塑成型、脫模、浸滲、燒結、切削、鍍膜以及打磨而成,色澤鮮豔飽滿,性能與美感兼具,令人愛不釋手。因此,自勞力士Cerachrom刻度字圈問世後,陶瓷錶圈漸漸流行於整個錶界,成為許多品牌打造新品的首選材質。
除了材質,GMT-Master雙色組合的演變過程更是值得玩味,展現了勞力士的色彩美學觀,也成為腕錶社群討論的熱門話題。每當錶迷與藏家們相聚聊到GMT-Master時,總是會談到各自最喜歡的配色。你是擁護經典的藍紅「百事圈」嗎?還是偏愛陶瓷版本的藍黑「蝙蝠俠」?也許你更中意如麥根沙士般的黑棕,或與左冠一起登場的黑綠。而如果你喜愛的是低調的成熟感,今年首度登上不銹鋼款的黑灰圈,或許才是你的心頭所好。
GMT-Master II Ref. 126710GRNR是勞力士於今年Watches & Wonders錶展中唯一推出的不銹鋼作品,去年首次亮相在黃金錶款的黑灰組合改搭不銹鋼材質的銀色調,高雅的低彩度設計巧妙地展現了韜光養晦的美感。不過,第二時區指針和面盤上的錶款名稱,都別出心裁地採用了綠色,畫龍點睛出「萬黑叢中一點綠」的獨特風采。在色彩退居次要的情況下,光影流動和明暗變化成為這款作品的主軸。深諳此理的勞力士,還同時推出了蠔式鏈帶或紀念型鏈帶的兩個款式。兩種鏈節設計在光影間閃爍著不同的風貌,展現出既同源又截然不同的氣質。
隨著時代推移,GMT-Master不斷修飾細節、改良製作技術,始終如一地展現出最極致、最洗鍊的專業工具錶風範。正如勞力士創作的所有經典作品,毋須大幅度花俏改變,縱橫時空的魅力依舊雋永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