錶壇中長動能腕錶或許並不罕見,然而一只在42毫米合手尺寸下搭載獨家齒條傳動顯示的10日鍊腕錶,就是另一件事了。Hublot新款Big Bang Meca-10正是如此,不僅讓人們上一次鍊滿足好幾日,更將「動力儲存顯示」這項傳統功能,變成一種顛覆想像、富饒趣味的機械美學!
熟悉Hublot的人肯定知道,早在2013年他們其實就已經用MP-05證明一只腕錶可以擁有足足50日的動力。MP-11長達14日的動力,又再次說明品牌在長動能領域上的卓越創造力。10日,並不是Hublot最厲害的成就。但,Meca-10確實不一樣,尤其是採用42毫米錶殼的新款。畢竟「空間」是長動能之所以能夠延續走時好幾日的先天條件,一枚機芯擁有的空間越大,越有機會以超長發條或多發條盒延續動力儲存的天數。換句話說,只要沒有空間限制,一只錶要幾天的動力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空間,就是每一只機械腕錶創作時必須面臨的限制。而這也是Hublot這樣一個擅長突破限制的創造者,獨樹一幟的地方。
動力長短與否,Big Bang Meca-10都做得相當漂亮。事實上這件作品最初來自2016年,由Mathias Buttet從童年玩樂的Meccano組裝模型獲得靈感,以模型玩具般的設計重新打造腕錶機芯零件,組裝出一座充滿趣味的全新機械結構──HUB1201機芯。結構中獨特的線型齒條、帶有圓孔的轉盤一方面呼應著Meccano招牌的零件造型,一方面又表現出一股別於傳統鐘錶的設計美學;搭載於45毫米的Big Bang殼型中,獨到又霸氣。新款Big Bang Meca-10則是在這項獨到的設計下精益求精,將品牌獨創的機械結構濃縮進直徑42毫米、更加貼手且更符合現代錶迷喜好的尺寸之中。
當然,Hublot並沒有在縮減錶徑的情況下減少動力儲存,而是針對42毫米這個全新尺寸改良既有的HUB1201,推出全新的HUB1205機芯。這枚全新改良的機芯同樣採用並聯的雙發條盒穩定輸出長達10日的動力,或者精確來說,12日;意即用那多出兩天的動力儲存,避免動力即將耗盡前走時不穩定的狀況(就像迴力車衝刺一下突然變慢一樣),確保整整10日的精準度。
不同的是,當我們閱讀新款Big Bang Meca-10錶面時可以一眼發現,製錶師巧妙地將原先分布在3點鐘及6點鐘位置的紅點警示與動力儲存顯示,全部整合於3點鐘位置的副錶盤內,顯露出4點鐘位置的發條,也讓整座鏤空的機械結構顯得更加簡潔、清晰透徹。
當錶主旋轉錶冠為機芯上鍊,顯而易見的發條便開始緊收,同時,12點鐘位置造型鮮明的線型齒條也在齒輪連動下,隨著發條由鬆收緊的過程漸漸從右側滑到左側。此時滑動的齒條藉又連動著3點鐘位置動力儲存顯示盤框架,進而帶動隨框架逆時鐘旋轉的紅色箭頭指標,位於框架內層從0標記到10的轉盤則同步順時鐘旋轉,搭配紅色箭頭顯示每一刻當下機芯所剩的動力。
這個看似自然而然的動作,實則包含了讓齒條得以左右移動的滑軌、從錶背發條盒連動到錶面齒條的齒輪組,以及一條隱約藏在動力儲存盤之中的游絲;這條游絲就如同潤滑劑,讓齒條與儲能盤框架齒瓣交接的動作更加順暢,展現Hublot自製機芯在美學設計之外的實用技術。
等等,還沒有完。
關鍵的動力儲存顯示技術之外,Hublot其實還為HUB1205機芯搭載了專利的擒縱微調裝置,藉由融入品牌logo的皇冠形快慢針改變游絲長度、調校走時精準度,同時以內側的避震器避免擺輪軸芯遭受衝擊時偏移、損毀,讓整枚機芯中最脆弱的地方受到絕佳的保護。如果你好奇HUB1205機芯究竟能承受多大的衝擊,Hublot實際測驗了18,000次從25G到最大550G的衝擊以及56,400 次不同強度的震動結果表示,日常生活,絕對不是問題!甚至當機芯在0°C到 50°C的劇烈溫度變化中,依然能夠準確運行。
身為錶壇中的「材質魔術師」,Hublot在打造全新Big Bang Meca-10時特別推出了各種不同材質的版本。除了添加鉑金呈現獨特色澤的18K「皇金」,以及輕盈、佩戴舒適感極佳的鈦金屬,更推出此殼型首見的「冰霜碳纖維」材質,運用別於尋常層壓式碳纖維的製作技法,以黑、白交錯的不規則紋理呈現每一只錶皆獨一無二的特性。
當然無論哪一種材質,Meca-10獨特的錶面格局,都實實在在將「動力儲存顯示」這項在傳統鐘錶中尋常的功能,變成一種展現機械工藝與趣味的強烈視覺。或許鐘錶產業早已存在許多能夠滿足長時間佩戴(或靜置)需求的長動能腕錶,然而以「長動能顯示」玩出如此強烈視覺的作品,終究屈指可數。
如果你追求的不只是精準,更是將機械工藝、長動能與未來感設計完美融合於一身的時計作品,以獨特創意打造機械趣味的Big Bang Meca-10,將是戴在腕上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