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趟真情至性的冒險路:專訪MB&F全球業務總監Thibault Verdonckt

「當我準備從IWC辭職加入MB&F的時候,我告訴我的朋友們這件事情,他們都跟我說:『你得小心考慮,你根本無法確定這個品牌半年之後還在不在。』不過當時我跟他們說,沒關係,我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回想起轉職時的心路歷程,Thibault Verdonckt的語氣就和當年一樣堅定。

 

Maximilian Büsser,MB&F品牌創辦人。

 

2017年,尚在IWC擔任國際訓練部門經理的Thibault遇見了Maximilian Büsser,並很快地就選擇在隔年加入MB&F。當時的獨立製錶市場還沒有今日這般規模,MB&F更還沒達到現在如日中天的聲勢,但Thibault一點猶豫都沒有。因為在這裡,他找到與他相同的價值觀。

 

MB&F聯手寶格麗今年初延續合作關係,打造Bvlgari x MB&F Serpenti腕錶,把寶格麗的經典符碼融合HM系列的汽車風與科技感。

 

 

「當我在負責IWC職業訓練相關的事項的時候,我得知有一個在巴西市場服務的銷售,經營Instagram經營得有聲有色。我覺得這件事挺好的,於是就跟總部提出相關的建議。結果,我接收到來自行銷部門相當大的反彈,他們覺得這並不是我的職權範圍。然而在MB&F,這完全相反。這裡鼓勵每個人超越自己每天在做的事情,跳脫本位提供更多的想法。」集團品牌有許多規矩和架構必須遵守,相對的獨立品牌無疑擁有更多的彈性和自由度。坦白說,這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唯一的選擇標準,只有當事人的心之所向。至少比起穩紮穩打的集團事業,Thibault更喜歡MB&F這裡刺激的冒險旅程。「我只是在一個時間點,突然發現這(指服務集團品牌)不是自己這輩子想做的事情而已。」他說道。

 

MB&F今年響應品牌20週年,推出M.A.D Edition的2號作品M.A.D 2,由知名設計師Eric Giroud操刀,雙圓盤的跳時功能搭配自動盤的旋轉動態,描寫90年代舞廳裡黑膠唱機與聚光燈盡情閃爍的狂放之景。

 

 

的確,MB&F一直都在冒險。端看那些特立獨行的「機器」,以及像M.A.D Edition走全線上抽獎這般獨特的銷售策略來看就知道,他們多麼樂意冒險。但,MB&F的冒險,絕非有勇無謀。「大家都說這兩年鐘錶市場表現不佳,事實上應該說是疫情那幾年表現異常的好。」談起市場環境,身為品牌業務總監的Thibault銳利地指出背後的真相。「當然,我們趁著這趟順風車成長了不少,產量增加、新開了幾間MB&F Lab,但早在2022年11月我們就知道市場熱度要逐漸消退下來了。 所以從2023年1月我們把產量稍微調整回來,對2024與2025年的預估產值也沒有設定的像前幾年一樣高。」及早分析、及早應變,MB&F面對在低迷的市場裡,顯得特別泰然自若。

 

位於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32巷2號1樓的MB&F LAB。

 

能讓MB&F無懼買氣消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那些已經排得滿滿的訂單。現在MB&F的腕錶每款都一錶難求,能造就如此勝景,除了品牌本身的熱度,代理商和通路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瞞你說,在疫情期間,有很多規模可觀的通路和代理商來聯絡我,想與MB&F合作。但我全都拒絕了。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最開始就一起打拼的夥伴,我為什麼要為了犧牲這些人?就像在2008年的時候,Lori(葳鑠有限公司總經理)開始代理MB&F,是她相信我們、協助我們、為我們帶來客戶。如今我們有改變的權力,但有這些知心的夥伴,何必改變?」

 

葳鑠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曉慧 Lori

 

談到與葳鑠在台長達17年且持續成長的合作關係,Thibault再次提出集團與獨立品牌的根本差異。「集團品牌為了收益和業務的責任,有時候必須拋下人情做一些違心之舉,但對我們來說這沒必要。反之,如果成長意味著我們必須做出拋下原則的決定,那大可不必。當初我在IWC做過這種決定,Max在Harry Winston時做過這種決定。他創立MB&F,就是為了不用再做這種決定。」話語中充滿熱忱的Thibault,無疑找到了最適合自已發光發熱的舞台。而就是這麼一群才華洋溢又真情至性的人,讓MB&F能夠在事事錙銖算計、力求步步為營的鐘錶市場上,闖出一片天。

 

 

Thibault Verdonckt
工程學位出身,2010年加入Louis Vuitton,先後管理供應鏈相關事務以及於Maison des Champs-Elysées負責物流業務。2014年進入隸屬歷峯集團的IWC的職業訓練部門。2018年,選擇離開集團品牌,加入MB&F擔任全球業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