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發出耀眼光芒般的Luminor系列腕錶,「Luminor」的名稱源自沛納海研發的夜光塗料,此創新材料讓首批Luminor系列腕錶於1960 年代初期問世。沛納海長期以來為義大利海軍供應堅固且精確的計時儀器,滿足其嚴格標準,而Luminor系列融合了多項標誌性特色,成為1990年代的經典之作。
不鏽鋼錶殼,錶徑44毫米,時、分、小秒針、日期,P.980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3日,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防水500米,鱷魚皮快拆錶帶,參考售價NTD 269,000/只。
1993年,沛納海發表Luminor ref. 5218-201/A、Luminor Marina Militare ref. 5218-202/A和Mare Nostrum ref. 5218-301/A系列腕錶,這是沛納海首次進入大眾腕錶市場。2025年,Luminor Marina既是經典雋永的沛納海象徵,亦是品牌最受讚譽的錶款之一,在Watches and Wonders日內瓦鐘錶與奇蹟錶展上發表一系列新作,除了基礎技術改良與頂尖工藝突破,也延續了一貫的美學風格以及可靠性與機能性等特色。
鈦金屬錶殼,錶徑44毫米,時、分、小秒針、日期,P.980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3日,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防水500米,麂皮快拆錶帶,參考售價NTD 299,000。
全新Luminor Marina系列腕錶錶殼的厚度降低12%、重量減輕15%,現代化的設計不僅符合人體工學,亦能舒適佩戴;防水性能首次達到500米,打造全新標竿搭載,並搭載P.980自動上鍊機芯,3日動力儲存。其橫跨式擺輪橋板提升了穩定性與準確度。本次的升級重點呼應沛納海身為義大利海軍供應商的歷史傳承,始終致力於打造精確可靠且性能卓越的腕錶。
Luminor Marina Titanio PAM03325:以高科技材質展現製錶工藝
全新Luminor Marina Titanio PAM03325造型獨樹一幟,融合沛納海高科技材質的製錶工藝與鮮明的橄欖綠配色,致敬品牌的軍事傳承。頂尖的材質與標誌性的色彩在此新作上完美呈現。
此新作搭載五級鈦金屬製成的44毫米磨砂錶殼,此材質媲美不鏽鋼的強韌性,但重量減輕44%,是兼具實用與與舒適的理想之選。此腕錶抗腐蝕與抗磨耗的特性,使其經久耐用,適合日常佩戴。PAM03325採用拋光錶圈與橄欖綠太陽放射紋錶盤,搭配墨綠色麂皮錶帶,致敬早期錶款設計,並隨附一款墨綠色橡膠錶帶。
全新Luminor Marina不鏽鋼腕錶,重現經典
44毫米Luminor Marina不鏽鋼腕錶採用沛納海頂級AISI 316LVM級1.4441不鏽鋼製成,堅固程度無懈可擊。材質經過真空電弧精煉處理(Vacuum Arc Remelting),達到最高純度,增強抗腐蝕性能。此高品質合金主要成分為鐵,並含有16-18% 的鉻、11-14%的鎳及2-3%的鉬,以呈現出最佳的堅韌度與耐久性。
不鏽鋼錶殼,錶徑44毫米,時、分、小秒針、日期,P.980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3日,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防水500米,不鏽鋼快拆鍊帶,參考售價NTD 299,000。
Luminor Marina PAM03323重塑經典,透過V形錶鍊重新定義優雅雋永。沛納海新款金屬錶鍊採用創新的V形設計,從錶殼到錶扣逐漸收窄,使佩戴感受更為舒適輕盈,是日常搭配的理想選擇。中央的鍊節以磨砂工藝處理,而邊緣則以精細拋光呈現,隨著光線和觀看角度打造3D立體效果,極具視覺美感。這也是第一款搭載全新錶鍊快調機制(Quick Length Adjustment) 的腕錶,鍊節兩端可各延長2毫米。此金屬錶鍊亦結合沛納海專利錶帶快拆系統(PAM Click Release System™),使藏家們得以更輕鬆順手的替換錶帶。
沛納海首次嘗試使用與金屬錶鍊輝映的淺藍色太陽放射紋錶盤,為歷久彌新的設計注入當代摩登的氣息。
全新Luminor萬年曆兩地時間Platinumtech腕錶PAM01575
PAM01575是沛納海萬年曆兩地時間腕錶的最新詮釋,錶殼以專利鉑金 Platinumtech™ 打造,這是一種由95%純鉑金製成的特殊合金,經過特殊的工藝處理,其硬度比一般鉑金提高了85%,亦具備更高的耐刮性。這種材質比18K金重33%,使質感有著顯著的提升。
Platinumtech™錶殼,錶徑44毫米,藍寶石水晶玻璃錶盤,時、分、小秒針、萬年曆(日期、星期、月份、閏年)、第二時區、日夜顯示、動力儲存顯示,P.4100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3日,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防水50米,鱷魚皮錶帶,專賣店限定,參考售價NTD 2,336,000。
沛納海P.4100自動上鍊機芯是沛納海創意工坊(Laboratorio di Idee)耗時十年所研發的成果。其中最獨特的創新設計是其直觀的調節系統,藏家僅需使用錶冠即可調校星期、日期、月份和閏年。另一個專利系統則是特別為兩地時間指針設計的彈簧,其獨特的幾何形狀使其得以在多個接觸點上分散壓力。此項創新設計能有效減少磨損,讓兩地時間的指針在運作上更加順暢。
Jupiterium木星儀
以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獨到的見解,結合沛納海的精湛製錶工藝,沛納海木星儀(Jupiterium)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天文世界。這座天象儀以高複雜的機械結構,向才華橫溢的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致敬,他勇於革新的科學精神與沛納海在製錶技術上的不懈追求相互呼應。此座大型機械裝置於2025日內瓦鐘錶與奇蹟錶展上亮相,其寬75公分、高86公分,總重約110公斤,重現伽利略所揭示的宇宙與其迷人的運行軌跡。
玻璃箱蓋,桃花心木底座,尺寸75 x 86公分,行星運轉裝置由鈦金屬製成,採用聚合物製作的行星表面塗覆Super-LumiNova®夜光塗料,兩個透明的半球體上繪有星座圖案並塗覆Super-LumiNova®夜光塗料,球體中央圓環由鈦金屬製成,外部結構由黑色鋁金屬和防反射的保護玻璃構成,時、分、小秒針、萬年曆、第二時區、線性動力儲存顯示,鑰匙上鍊機芯,動力儲存40日。
1610年,伽利略的觀測數據為證實地球並非宇宙中心的觀點提供了關鍵性的證據,品牌以此為設計靈感,使沛納海木星儀得以重現此天文學家的觀測視角。地球位於整個天穹球體結構的中心,其他星體則在其四周運行。準確還原了太陽、月球、木星以及其四顆麥地奇家族(Medicean)衛星的位置。星體軌道由手動上鍊結構引導驅動,並搭載萬年曆的功能,以單行顯示窗呈現,實際模擬天體運行。機械結構內設置了8個發條盒,每小時振動18,000次,每個發條盒均備有一根4公尺長的發條,總計32公尺長。這也是木星儀40天動力儲存的關鍵,為整個機械的日常運轉和複雜功能的穩定執行提供動力。
義大利在木星儀中央的地球模型上佔據了顯要的位置。從正面看,義大利剛好朝向外側,清晰可見。藉由此設計可以看出,木星儀不僅是強調沛納海的義大利根源,同時也展現出伽利略的觀測視角,以此紀念他對天文學乃至整個科學界的重大影響。
沛納海木星儀具備了製錶領域中罕見的逆行功能,重現行星「逆行」的天文意象,意即從地球的視角,行星看似反向運行的視運動軌跡。為了模擬此現象,尤其是木星及其衛星群的逆行狀態,沛納海研發出專利的機械裝置,清晰呈現出木星在特定周期內減速、逆行、恢復正向運動的完整軌跡,而該運動正是地球在公轉軌道超越木星時所產生的觀測效應。
更多W&W2025相關報導
更多Panerai相關報導
更多即時鐘錶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