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中創新」向來是江詩丹頓高人一等的本事,無論打造全世界最複雜的機械時計,還是用現代的技術與風格重述過往的傑作。
前者在十年前誕生過一次──江詩丹頓創立260週年時發表、擁有57項功能的Ref. 57260──去年又被品牌自己結合63項功能的閣樓工匠The Berkley超卓複雜時計刷新了一次。後者則幾乎年年推出,包含今年為慶祝270週年打造的新款Traditionnelle鏤空腕錶。縱使鏤空可以說是今日鐘錶產業裡常見的錶面呈現手法,如此手法其實1918年就曾出現在江詩丹頓編號10937的懷錶身上;這款具有正、反兩面的懷錶不僅於時分盤背後採用中央日期指針搭配星期、月份與月相的三眼格局,更別出心裁地在各種曆法訊息下顯示運作中的機械結構。於是當今日的江詩丹頓試圖從歷史中創造新意──Traditionnelle全日曆鏤雕腕錶油然而生。
鉑金錶殼,錶徑41毫米,機刻雕花(270週年特製馬爾他十字圖案)及藍寶石水晶錶盤,時、分、日期、星期、月份、月相,2460 QCL/270自動上鍊機芯(「Côte Unique」修飾及270週年標誌),動力儲存40小時,日內瓦印記,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防水30米,鱷魚皮錶帶,限量370只。
指針式日期、全日曆、鏤空,從幾個錶面設計的元素與佈局來看,新款Traditionnelle全日曆鏤雕腕錶的確存在著一絲絲Ref. 10937的影子。然而江詩丹頓並沒有一昧地複製過往,而是以機刻雕花結合藍寶石水晶的方式打造整面錶盤,塑造一種彷彿有半面錶盤不存在、讓觀眾窺見機芯的視覺效果。甚至為了強化這種效果,10點鐘及2點鐘位置轉盤還特別用藍寶石水晶,將「懸浮」的星期、月份出現於深淺對比的色塊之上;月相盤中霧面的蓋板,則若隱若現地透露隱藏在下方的南半球月相。如果你仔細凝視視月相,會發現那兩枚微型的月球表面就好像我們抬頭仰望天空的月亮一樣,呈現坑紋般的顆粒感。加上由2460為基礎的2460 QCL/270機芯,承載歷史,又突破了歷史。
融入現代風格的Traditionnelle陀飛輪逆跳日曆鏤雕腕錶同樣承載著過去的自己。至少江詩丹頓在設計這件作品時腦海裡想的是他們在1940問世的Ref. 3620──品牌歷史檔案中最古老的一只逆跳日期腕錶。這只逆跳錶曾啟發製錶團隊在2000年發表一款同樣採用中央逆跳日期指針搭配6點鐘位置星期指針的Ref. 47245,紀念品牌創立245週年;兩年後,這款作品又推出了鏤空版的Ref. 47247。事實上江詩丹頓在逆跳日期的設計中延伸過不少作品,卻少見搭載陀飛輪的版本;這也使得2023年推出的Ref. 6010T Traditionnelle陀飛輪逆跳日曆鏤雕腕錶更加特殊。
鉑金錶殼,錶徑41毫米,機刻雕花錶盤(270週年特製馬爾他十字圖案),時、分、逆跳日期、陀飛輪,2162 R31/270自動上鍊機芯(「Côte Unique」修飾及270週年標誌),動力儲存72小時,日內瓦印記,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防水30米,鱷魚皮錶帶,限量370只。
今年新一代Ref. 6010T在「專為270週年而生」的概念下,特別採用了全新的機刻雕花圖案,藉由7點半位置的馬爾他十字做出一股猶如印記般的意義。錶盤大幅鏤空的設計不僅仰賴精密加工的技術,更讓錶主時時刻刻觀察齒條、槓桿、蝸形輪等機械零件如何在指針逆跳之前的那一刻,一步一步創造那個發生在每個月底午夜令人驚喜的瞬間。至於每一秒鐘都在不停運轉的陀飛輪框架,自然也以日內瓦印記認證的高標準,手工修飾馬爾他十字的每一道邊緣,以及尖銳無比、尋常技術難以觸擊的內角。
在閃耀的光芒下,展現堅持了兩百多年的傳統製錶精神。
延伸閱讀:
VACHERON CONSTANTIN出眾一眼瞬間(一):逆跳!漂亮重啟的技藝
VACHERON CONSTANTIN出眾一眼瞬間(三):卓越,動靜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