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世紀開始,積家在鐘錶史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Jaeger-LeCoultre輝煌的品牌歷史要從1833年說起。當時無師自通的鐘錶匠Antoine LeCoultre成功發明切削鐘錶齒輪的機具,於是決定自立門戶。在短時間之內,他又陸續推出十數種嶄新發明,以及數百項獨家專利,讓瑞士鐘錶工藝在全球大放異彩。
此後,工坊迅速擴張,被當地居民冠以“大工坊”的稱號。到了1888年,在錶廠中任職的鐘錶師傅、技術人員與手工藝匠的人數,已多達五百位。在過去的180年,積家已經在自家工坊設計並製作出一千二百多枚款式各異的機芯,獲得近四百項獨家專利。在如此輝煌的成就當中,不乏多項世界第一的創舉、登峰造極的傑作,以及歷久彌新的經典,例如Reverso、Duoplan、Memovox、Polaris、Gyrotourbillon I和2,Duomètre雙翼系列等錶款,還有趨近恒動的Atmos空氣鐘。今天,積家共擁有一千多名員工,每一位都嫺熟掌握了專業的製錶技術,攜手將積家打造成為最富創新意念的鐘錶品牌。
瑞士Le Sentier小鎮:孕育積家鐘錶的搖籃
瑞士的汝山谷(Vallée de Joux)的先天地理環境,乍看之下,似乎並不具備成為高級鐘錶聖地的條件。它矗立於海拔一千公尺之地,不僅遠離貿易要道,而且山口還因為冬季漫長而經常與外界隔絕。在侏羅山脈當中,氣候最惡劣的地區,非的汝山谷莫屬。然而如此不利的氣候環境,卻讓該地擁有出人意料的造化。定居此地的居民在艱難的環境下,淬煉出創新靈活的頭腦,懂得學習一技之長、擇善固執,擁有過人的耐性與積極的工作態度。如此艱困的生活環境,教導他們唯有創造發明才是生存之道。
積家品牌的根源,可以說就是的汝山谷歷史的縮影。LeCoultre家族自十六世紀開始,在當地扮演了屯墾的先民角色。首先來到這裡的,是以新教徒身份逃避法國宗教迫害的文人Pierre LeCoultre(約1530-1600年)。儘管他在1558年獲得了大家夢寐以求的日內瓦居民身份,但是內心追求冒險與挑戰的渴望,趨使他在次年離開日內瓦這個新教徒的城邦,前往的汝山谷買下第一塊土地。這裡覆蓋著濃密的森林,其中不時有熊和狼群出沒,不過Pierre LeCoutre簽署的地契,卻對當地的發展史影響深遠,因為他承諾開墾森林、建造房舍、栽種穀物、飼養牲畜。雖然過程幾經波折和阻礙,但一個小型的聚落卻逐漸成形,而且人口不斷增加。1612年,Pierre LeCoultre的兒子在這裡建造了一座禮拜堂,正式宣告Le Sentier小鎮的誕生。
Antoine LeCoultre:創辦積家品牌的天才發明家
墾殖的汝山谷的LeCoultre家族延續到第十代子嗣,也就是積家錶廠的創辦人Antoine LeCoultre(1803-1881年)。他從小已勤勉刻苦、見識不凡,家傳的打鐵鋪讓他領略到冶金的奧秘,而且還與自己的父親一同研發出各種新式合金,提升了音樂盒振動簧片的音質,更為後來的剃刀業奠定基石。Antoine LeCoultre對精益求精的追尋,以及在實際經驗中求證科學原理的堅持,不久就引領他邁向機械藝術中的極致:鐘錶製作。
在成功發明車削鐘錶齒輪的機具後,Antoine LeCoultre正式於1833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坊,也就是積家錶廠的前身。他按部就班地學習製作一枚完整機芯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一步步朝自己的“初步計畫”邁進。期間,Antoine LeCoultre發明了多項儀器與裝置,對提升精准度有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其中包括了1844年問世的微米測量儀,它是歷史上第一部能夠準確測量出微米的工具,還有1847年推出的“無匙上鏈”裝置,不需透過上鏈鑰匙就能進行上鏈與調校的步驟。
從小工作坊到“大工坊”
1866年,原本小規模的工作坊成為汝山谷首間專業鐘錶廠,在當時鐘錶業仍委託家庭代工等數百個小型生產單位來進行的背景之下,Antoine LeCoultre和自己的兒子Elie(1842-1917年)可以說是完成了一項空前的創舉。聚集在同一屋簷下共事的男女老少,總算能夠分享彼此的手藝,並從中傳承寶貴的經驗。他們將各自的才華凝聚在一起,完成了當時以半機械化方式製作複雜機芯的初步嘗試。
到了1888年,LeCoultre的錶廠已經達到同時雇用五百名員工的規模,而被汝山谷當地居民冠以“汝山谷大工坊”(la Grande Maison)的稱號!錶廠在1860到1900之間,一共推出有350多款不同機芯,在機芯製作領域中的豐富創意,可以說是獨步錶壇。而其中更有半數是複雜功能機芯,包括99枚各式問錶機芯、66枚三問錶機芯、以及128枚計時碼錶機芯,另外還有33枚機芯則同時兼備了計時與問錶功能。從1890年代起,錶廠陸續推出完全自製的卓越複雜表款,也就是同時擁有萬年曆、計時碼錶及三問錶功能的時計。
LeCoultre與Jaeger的初次邂逅
1903年,瑞士鐘錶業界有風聲透露出,來自巴黎的法國海軍專屬鐘錶師Edmond Jaeger(1858-1922年)帶著獨家的超薄機芯設計,前來瑞士尋找有能力製作的廠家。當時在LeCoultre & Cie錶廠中負責制造部門的錶廠創辦人之孫Jacques-David LeCoultre(1875-1948年)大方接受這項挑戰。他和Edmond Jaeger的夥伴關係逐漸發展成為惺惺相惜的友誼,兩人攜手打造出鐘錶史上最精湛的超薄系列之一,其中最纖薄的一款,配備的是厚度僅有1.38毫米的LeCoultre 145型機芯。後來,兩位製錶名家還涉足腕錶領域,推出初試啼聲的劃時代作品。兩人合作無間的關係終於促成了積家品牌(Jaeger-LeCoultre)的誕生。
在腕錶隨處可見的今天,人們往往不知道腕錶在當時普及化的過程中,所遭遇到的阻礙與波折。二十世紀初期的男性對腕錶相當排斥,認為只有女性才會佩戴腕錶。此外,儘管腕錶體積小巧,但仍必須兼顧防震、防水等技術上的種種限制,也令許多製錶師望而卻步。不過後來在LeCoultre與Jaeger的合作之下,技術上的挑戰逐漸被克服,腕錶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於是,優秀的鐘錶師傅紛紛開始研製尺寸小巧的機械機芯,力求美感外型與技術內涵兼具,以期能夠與腕錶的小型尺寸與優雅風格相得益彰。
早期經典作品
積家在裝飾藝術(Art déco)風格盛行的1920至1930年代,推出了品牌早期的經典作品。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101珠寶錶的前身Duoplan腕錶(1925年)、恒動的Atmos空氣鐘(1928年)、以及名鑠古今的Reverso腕錶(1931年)相繼問世。這些精湛的創作不僅為鐘錶史寫下新一頁,同時歷數十載而不衰,是各方公認的不朽經 典。此外,它們蘊藏的創新概念,也不斷激發著積家鐘錶師的創意,驅使他們不斷推陳出新,在一次又一次的演繹中臻于完美的境界,同時還忠實保留了原作的神韻。
在積家早期推出經典名作中,首先問世的是誕生於1925年的Duoplan腕錶,其名稱是源自內部獨特的機芯結構。佩戴體積小巧的腕錶在當時蔚為風尚,然而精緻的尺寸通常意味著精准度的妥協。為了兼顧技術內涵與典雅外型,Duoplan腕錶特別將機芯以雙層方式呈現,這樣簡單卻又別出心裁的設計,成功保留了大尺寸的平衡擺輪,實現運轉的精准度。另外,Duoplan還是第一隻精鋼打造的鑲鑽腕錶之一,貫徹了內外皆美的整體設計。另外,積家還聯合倫敦勞合社(Lloyd’s)提供擔保,讓腕錶享有獨一無二的售後服務,強調如果機芯發生故障,只需幾分鐘的時間,就能夠更換妥當。積家位於倫敦的指定經銷商Tyme,當時還在櫥窗張貼如下標語:從維修到交件,您甚至抽不完手中的煙。
1929年,Duoplan系列中最小巧的機芯Calibre 101以石破天驚的姿態,創下了世上最小機械機芯的記錄。為了深刻體認這項記錄的歷史意義,我們必須瞭解鐘錶自中世紀問世開始,將機件微型化一直是歷代鐘錶師著眼的重點。不過到了1929年Calibre 101機芯問世之後,微型化的進程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它以14毫米長、4.8毫米寬,加上3.4毫米的厚度,至今仍穩坐史上最小機械機芯的寶座。自1929年量產至今的這枚機芯,當初是由74枚零件組成(今天則採用98枚零件),完全手工組裝調校,總重量不到1克。
1928年,由來自瑞士紐沙特(Neuchâtel)的工程師Jean-Léon Reutter首次發表空氣鐘(Atmos)原型,在當時轟動了全世界,各國媒體爭相報導他的發明,表示人類長久以來夢寐以求的恒動機芯終於出現。但是從雛形轉變為高級座鐘的過程,則還是必須依賴積家精湛的鐘錶技藝。空氣鐘是從細微的溫差中汲取運轉所需的能量,只要室溫有攝氏一度的變化,就足以提供座鐘連續運轉兩天的動力。一座空氣鐘消耗的能量,僅有一枚15瓦電燈泡的六千萬分之一!五十多年來,空氣鐘一直是瑞士政府饋贈有功人仕的官方賀禮。2013年是這件經典之作問世的八十五周年。
1931是積家品牌史上相當重要的一年,因為Reverso腕錶就是在當年誕生。當時經銷積家鐘錶的瑞士商人César de Trey在一次前往印度出差的旅程中,遇見派駐在當地的英國軍官朋友。平日酷愛馬球運動的軍官們於是提出一項請求,希望他製作出一款能夠承受馬球場上激烈衝撞的腕錶。返回瑞士後,De Trey委託Jacques-David LeCoultre進行研製,後來採用拉丁文「我翻轉」之意命名的Reverso腕錶就此誕生,只需指尖撥弄,就能將位於表框內的錶殼輕鬆翻轉過來,藉此保護腕錶鏡面;至於反面則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各種圖文裝飾。完美融合優雅與運動氣息的Reveso腕錶,不僅成為裝飾藝術風格的經典之作,同時還體現出這項文化運動的價值理念:精緻考究、藝術手工、簡潔外型與奢華品味。
三十年黃金時期伴隨職場人士的卓越腕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煙火平息後,西方世界在往後的三十年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成長、人口增加與都市擴張。在科技的主導下,效率、克苦耐勞以及個人自由,成為當時訴求的價值核心。為了順應這股潮流,積家推出專為「積極活躍人士」設計的一系列腕錶,伴隨這些人進行戰後重建的工作。這些腕錶設計的著眼點在於抗震抗磁、具防水性能、媲美精密計時的精准度,還有如鬧鈴、日期顯示和自動上鏈等實用功能。
1946年,積家推出品牌第一枚自動上鏈機芯:積家476型機芯,從此開啟品牌在自動上鏈領域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從軸承式擺重到擺陀(自動盤)和金質擺陀,從單向上鏈到雙向上鏈,還有高振頻與陶瓷滾珠的運用等。除了自動上鏈腕錶之外,Memovox(字面意義為「記憶之聲」)腕錶更能代表三十年黃金時期所追求的時間管理與效率。它配備的鬧鈴能隨時提醒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與約會:晨醒、赴約、火車時刻、以及停車時間。1956年,Memovox內部首度搭載一枚創新機芯:結合鬧響功能與自動上鏈的積家815型機芯。三年後問世的Memovox Deep Sea也配備相同機芯,而成為鐘錶史上第一隻擁有鬧鈴功能的自動上鏈潛水表。
不久之後,積家又推出了Memovox Polaris腕錶,將1960年代人類遠征冒險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目前市面上的Master Compressor與AMVOX系列,兩者的設計靈感也都源自於這一經典。1958年8月3日,美國第一艘核子潛艇借道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最直接、最快速的水路,成功抵達北極。幾個月後,瑞士政府將積家製作的Chronomètre Geophysic精密計時腕表贈與當時的潛艇指揮官William R. Anderson,表彰他的壯舉與非凡成就。
從日常實用功能到獨家複雜功能
誕生于三十年黃金時期的Memovox、Futurematic、Geophysic等腕錶所主張的日常實用功能(鬧鈴、自動上鏈、兩地時間…),深深影響了積家自1992年推出至今的Master Control系列。這一系列在精准可靠的領域裡,更是精益求精,完全不負其「Master」的名號,因為所有出廠前的腕表,都必須成功通過由六項嚴苛測試所組成的檢驗流程,過程歷時1000小時,相當於六個星期!為了將本系列塑造為工藝典範,表廠不光是憑藉一百多年來的豐富製錶經驗,同時還從1970年推出的高振頻機芯與1959年面世的擺陀式自動上鏈裝置中汲取靈感。不久之後,體現傳統鐘錶工藝精髓的Master Control系列,還推出配備萬年曆、陀飛輪及三問報時功能的款式。
1991年,Reverso也首度推出搭載複雜功能的款式。先後採用玫瑰金與鉑金打造的Reverso限量系列陸續問世,分別配備有陀飛輪、三問報時、萬年曆、回跳式計時碼錶等複雜功能。1994年問世的Reverso Duoface腕錶更首創將兩個面盤同時呈現在正反面錶殼上,分別顯示兩地時間。之後於1997年推出的姐妹作Reverso Duetto,則是以正面顯示白天時間,反面鑲鑽面盤則用於顯示夜晚時間,是專門獻給名媛淑女的精品。2006年,超卓複雜功能三面翻轉腕錶triptyque震驚問世,它在傳奇的翻轉錶殼裡精妙融入民用時間、恒星時間、與黃道十二宮年曆。
二十一世紀:排山倒海的創意
在創新意念的引領下,二十一世紀初期可說是積家史上創造力最豐沛的一段時期。自邁進2000年至今天為止,錶廠推出的機芯超過七十五款!其中包括了陀飛輪、三問報時、計時碼錶、萬年曆、15日動力儲存等複雜機芯,還有第一枚完全不需潤滑油的機芯。此外,積家還在機芯與錶殼製造領域裡,獲得八十多項專利的肯定,充分保障品牌創新發明的資產。
從超薄複雜腕錶到高級珠寶錶,還有配備複雜功能的空氣鐘,以及AMVOX、Master Compressor Diving和Reverso Squadra和Duomètre等系列,積家在高級製錶工藝中的領導地位,不言而喻。另外,二十一世紀也代表積家品牌邁進一個嶄新的紀元:卓越複雜功能腕錶的問世(代表一隻腕錶擁有三種以上的複雜功能)。2004年,錶廠推出登峰造極的Gyrotourbillon I球型陀飛輪腕錶。除了圍繞雙軸自在轉動的球型陀飛輪之外,腕表還配備回跳式雙針萬年曆,以及時間等式顯示,而且擁有長達八日的動力儲存。這件傑作從組裝到調校,完全是由一位鐘錶師獨立完成。腕錶內部搭載的積家177型機芯,一共由679枚零件組成,單是球體形陀飛輪就需動用約100枚零件,但總重量卻僅有0.3克。
Reverso grande complication à triptyque超卓複雜功能三面翻轉腕錶,是鐘錶史上第一隻由單一機芯同時控制三面錶盤的腕錶,淋漓盡致詮釋出時間的三種風貌。腕錶正面顯示平日時間,並配備一枚橢圓等距變換陀飛輪裝置;反面則呈現出時間等式與天文星象。至於第三面錶盤,則被巧妙安排在表框上,每逢午夜,錶盤上的萬年曆就會以瞬跳方式進行日期變換。
2008年,積家為向品牌傑出創始人的創新精神致敬,決定推出以玫瑰金打造的四大限量典藏系列。每一系列都配備在品牌歷史上意義非凡的複雜功能,包括三問報時、萬年曆、陀飛輪與超薄機芯。以1965及1968年Memovox Polaris腕錶為複刻樣本的 Memovox Tribute to Polaris紀念錶,重現積家在潛水錶領域中的輝煌成就。一系列出類拔萃的空氣鐘系列,則開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視野,慶祝恒動座鐘問世八十五周年。至於Reverso Gyrotourbillon 2球型陀飛輪腕錶,則是積家首次將球體形陀飛輪裝配在經典翻轉腕表中的創舉。翻轉錶殼搭配圍繞雙軸旋轉的球體形陀飛輪,內部搭載具有圓筒式遊絲的嶄新機芯,使得每日誤差不到一秒,將機械腕表的精准度提升到全新境界。
革新高級製錶工藝,181年來始終如一
181年來,位於汝山谷的積家錶廠隨著製表技藝的日新月異,規模也不斷向外擴大。1559年,Pierre LeCoultre來此墾殖荒地所奠立的石基,漸漸發展成為Le Sentier小鎮,而Antoine LeCoultre最早建立的工作坊就位在小鎮中心。隨著歲月的流逝,積家表廠也以工作坊舊址為根據地向外擴建,如今已經形成完整的建築群。今天這裡不僅是守護高級鐘錶的聖地,更是一處創意勃發的寶地。在今日這座「大工坊」的屋簷下,齊聚一千三百多名員工,他們嫺熟掌握四十多種分工以及二十多種技術,專注於研發、設計、製造、組裝、調較、鑲嵌、雕刻與上釉,透過獨一無二的積家鐘錶創作,讓博大精深的瑞士鐘錶持續展現脫胎換骨的新貌。
附錄:積家表大事紀
1559 | Pierre LeCoultre抵達汝山谷(Vallée de Joux) |
1612 | Pierre II LeCoultre建立Le Sentier小鎮 |
1730 | LeCoultre家族開設打鐵鋪 |
1833 | Antoine Le Coultre成立鐘錶工作坊 |
1844 | 發明微米測量儀 |
1847 | 發明無匙上鏈裝置 |
1851 | 在倫敦世界博覽會獲得金牌獎 |
1858 | Elie LeCoultre擔任父親Antoine的得力助手 |
1866 | 新建廠房:LeCoultre家族工作坊成為汝山谷的首間專業鐘錶廠 |
1870 | 推出首批複雜機芯 |
1874 | 新建廠房 |
1880 | Jaeger在巴黎成立工作坊 |
1888 | 新建廠房 |
1890 | 鐘錶廠生產156款機芯 |
1890 | 推出首批卓越複雜機芯 |
1900 | Jacques-David LeCoultre管理製造部門 |
1903 | Jacques-David LeCoultre與Edmond Jaeger初次會面 |
1907 | 推出世上最薄的積家145型機芯 |
1912 | 表廠擴建 |
1915 | 投入航空與賽車計時儀錶製作 |
1925 | Duoplan腕錶問世 |
1927 | 新建廠房 |
1928 | Atmos空氣鐘首次亮相 |
1929 | 推出世上最小的積家101型機芯 |
1930 | Chronoflight腕錶問世 |
1931 | 推出配備雙發條盒的八日動力儲存腕錶 |
1931 | Reverso腕錶問世 |
1932 | 推出Baguette小時鐘 |
1933 | 新建廠房 |
1937 | 積家品牌(Jaeger-LeCoultre)正式誕生 |
1938 | 推出Compass袖珍相機 |
1946 | 積家170型陀飛輪機芯問世 |
1946 | 推出品牌第一款自動上鏈腕錶 |
1950 | Memovox腕錶問世 |
1953 | Futurematic腕錶問世 |
1953 | 推出積家803型機芯,厚度僅有1.64毫米 |
1956 | 推出第一款配備鬧鈴的自動上鏈腕錶 |
1958 | 推出Chronomètre Geophysic精密計時腕錶 |
1959 | 推出第一款配備鬧鈴的潛水錶Memovox Deep Sea |
1965 | 推出Memovox Polaris腕錶 |
1967 | 參與Beta 21石英機芯的研發工作 |
1972 | 新建廠房 |
1976 | 推出高振頻的積家900型自動上鏈薄型機芯 |
1982 | 推出世上最薄的積家601型石英機芯 |
1983 | 推出積家889型機芯 |
1987 | 推出積家630型機械/石英混合機芯 |
1989 | Grand Réveil腕錶問世 |
1990 | Géographique腕錶問世 |
1991 | Reverso問世六十周年 |
1992 | 推出通過1000小時測試的Master Control系列 |
1994 | Reverso Duoface腕錶問世 |
1997 | Reverso Duetto腕錶問世 |
1997 | 新建廠房 |
1999 | 推出Millénaire千年空氣鐘 |
2000 | 積家成為曆峰集團旗下品牌 |
2002 | 推出Master Compressor Memovox大師系列 |
2003 | 推出Reverso Platinum Number Two腕錶 |
2003 | 推出Mystérieuse神秘空氣鐘 |
2004 | Gyrotourbillon I球型陀飛輪腕錶問世 |
2005 | 推出Antoine LeCoultre三問腕錶 |
2006 | 推出Reverso grande complication à triptyque超卓複雜功能三面翻轉腕錶 |
2007 | Duomètre雙翼系列問世 |
2007 | Master Compressor Extreme Lab極限運動大師系列問世 |
2007 | 積家鐘錶博物館開幕 |
2008 | 推出以玫瑰金打造的積家175周年四大限量典藏系列 |
2008 | 推出Reverso Gyrotourbillon 2球型陀飛輪腕錶 |
2009 | 占地9000平方米的新廠房落成 |
2009 | Duomètre à Grande Sonnerie 雙翼系列大自鳴腕錶問世 |
2010 | 推出Master Grande Tradition Grande Complication超卓傳統複雜功能大師系列腕錶 |
2011 | 推出Reverso Répétition Minutes à Rideau三問翻轉腕錶 |
2012 | 推出Duomètre Sphérotourbillon雙翼立體雙軸陀飛輪腕錶 |
2013 | 積家慶祝創立18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