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實戴經驗談】將故事戴在手上:TAG Heuer Monaco

「比起現在的錶,以前的設計更有人的溫度。」古董錶收藏家Kenny說。然而他也戴新錶,或者更準確地說,具有歷史意義的復刻錶。畢竟他追尋的不只是外觀新舊,更是深根於一只腕錶的,故事。

 

TAG Heuer經典Monaco 50週年限量典藏腕錶。攝影:John Chen

 

老,是個很有趣的形容詞,用在人類身上,沒有誰會覺得它是稱讚;但若用在特定的物體上──那種不會因為時間長久被淘汰的物體──就代表「價值」。例如腕錶,有的時候越老,越好。

「比起現在的錶,以前的設計更有人的溫度。」熱愛玩錶的Kenny說道。他也確實收藏了許多古董懷錶和腕錶。我清楚記得多年前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他跟我分享的Autavia Ref. 2446,一只來自1960年代的計時碼錶,豪雅與賽車運動強烈連結下的作品,經典中的經典,如今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但是價差不是重點,能夠在它還沒有被炒高時看見它的價值,才是。如果說鑑賞腕錶是一種能力,那麼鑑賞古董錶就是一種超能力。

 

Kenny特別喜歡時、分針末端的紅色三角形以及時標外的紅色圓點,搭配具日內瓦波紋的綠色錶盤,在整座面盤中的比例恰到好處。攝影:John Chen

 

「這都是緣分。」Kenny說,古董錶好玩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稀有性。你或許知道哪個年代哪個品牌出了哪款值得收藏的腕錶,卻不一定找得到;就算真的找到了,那只古董錶的狀況也不一定理想。事實上許多人更愛新錶,認為花錢買來的東西就是要閃閃發亮,不能有一絲使用過的痕跡;甚至為了防刮,還要把錶拿去包膜。當然,看在Kenny眼裡,那些古董錶身上的痕跡都是歷史。儘管曾經,他也對歷史無感,不曉得故宮博物院內的收藏到底好在哪裡;然而當他知道一幅僅有28個字的《快雪時晴帖》竟乘載著1,600多年以來無與倫比的書法成就,他懂了。故事,讓作品不只是作品。當一個人能夠接受歷史的痕跡,並從那些痕跡追尋過去的生活、審美觀、社會環境以及在那樣的環境下產生的故事,心境,自然更上一層。

 

如同古董Monaco採用明顯高於錶圈的箱型鏡面,又在藍寶石水晶玻璃的硬度下達到防刮的作用。攝影:John Chen

 

Kenny手上戴的TAG Heuer Monaco便充滿源自1969年的故事。那一年,Monaco以當代少見的方形運動錶之姿凸顯於錶壇,錶殼內載的Calibre 11更是首批自動上鍊計時機芯,深具歷史意義。到了1971年,本身就是賽車手的好萊塢動作片明星Steve McQueen在電影《勒芒》(Le Mans)中佩戴Monaco的經典畫面,又讓這款前衛的計時腕錶聲名大噪,成為錶迷皆知的傳奇。

這項傳奇在Kenny心裡很久了,只可惜一直沒等到與古董Monaco相遇的緣分。不過在他看來,為紀念Monaco誕生50週年所打造的Monaco 1969–1979限量典藏版腕錶(另有四款限量版)承襲著當初Monaco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包含按把與錶冠的位置、明顯高於錶圈一層的箱型鏡面、方形的錶殼與錶盤、錶盤中的圓形刻度圈以及刻度圈內的方形副錶盤,方中有圓、圓中有方,50年前可謂前衛,50年後則為經典。所以即便是以現代技術製作的新錶,依舊散發出一股老錶的味道。戴上它,彷彿歷史就在自己手上,與佩戴其他新錶的感受都不一樣。

 

穿孔的皮錶帶不但具備賽車風味,更能透氣,柔軟的質感佩戴起來十分舒適。攝影:John Chen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戴方錶。」Kenny表示,從前總覺得方錶角度尖銳,似乎很容易與外界的物體擦撞;然而這款Monaco的錶徑只有39毫米,並不像普遍的現代錶款那麼大,非常合手;穿孔、透氣的皮錶帶在使用、軟化之後也十分舒適。又因為現代的製錶技術先進,防水性能理所當然比古董錶高出許多,讓他可以輕鬆自在地佩戴於日常生活之中。從事設計工作的Kenny常常在生活中觀察細節,他特別喜歡點綴在時、分針末端的紅色三角形以及黃色時標外側的紅色圓點,如同古董Monaco,在整座面盤中的比例恰到好處。鮮明的綠色面盤則具有日內瓦波紋修飾,使他在不同光線下用不同角度閱讀時間的時候,能夠欣賞到各種變化。

細節,絕對是成就一只優質腕錶不可缺少的一塊。而當一只以細節修飾的錶同時乘載著長達半世紀的歷史故事時,魅力,油然而生。

 

Monaco 1969–1979限量典藏版腕錶
不鏽鋼錶殼,錶徑39毫米,時、分、小秒針、日期、計時,Calibre 11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40小時,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防水100米,小牛皮錶帶。攝影:John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