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因探險而生:回顧Rolex Explorer II半世紀進化史

Rolex勞力士只要有個風吹草動,往往就能造成錶壇廣大的迴響,光是在去年退出Baselworld、 錶廠停工等新聞就佔據錶迷們目光,更不用說引起熱烈討論的新款Submariner(水鬼)。而2021年剛好是Rolex另一款熱門系列Explorer II問世50週年的重要里程碑,不禁也令筆者期待是否會在今年推出新款,以及會以何種樣貌現身。

 

1971年誕生的Explorer II Ref.1655,具備固定的24小時刻度錶圈,以及箭頭型第二地時間指針,其中橘黃色指針生產數量較少,稀有性更勝紅色指針款。

 

Explorer II Ref.1655
專為探險活動而生的Explorer II誕生於1971年,當時型號為1655,內載Cal.1575機芯,外型與GMT-Master Ref. 1675雷同,同樣具有兩地時間顯示,只不過將可雙向旋轉的錶圈固定,避免在洞穴或黑暗的地方因碰撞轉動而影響讀時,圈上的24小時刻度則能辨別白天或晚上。腕錶的實用性被包含知名火山學家哈倫‧塔茲耶夫(Haroun Tazieff)在內的許多冒險專家肯定,也獲得洞穴探險家 (Cave Explorer)的稱號。

 

已故好萊塢動作巨星史帝夫‧麥昆(Steve McQueen)是勞力士的愛好者。

 

Ref.1655曾被認為是傳奇影星Steve McQueen的愛錶,像是他在電影 《The Hunter》中疑似佩戴了一只Ref.1655,不過更多人認為那款錶是Submariner。只可惜Steve McQueen太早離世,無法像Paul Newman能現身說明,甚至將自己佩戴的Daytona參與拍賣。假設如此,絕對會影響Ref.1655的身價。

 

圖左為Explorer II Ref. 16550奶油面,由於生產數量稀少,因此在拍賣市場上擁有相當漂亮的行情。圖右為 Explorer II Ref. 16570。

 

Explorer II Ref.16550/Ref.16570
相較於Steve McQueen與Ref.1655撲朔迷離的關係,Explorer II與GMT-Master間就像兄弟般的存在。1983年亮相了GMT-Master II Ref.16760,而Explorer II Ref.16550於兩年後誕生。Ref.16550的時分指針與第二地時間指針都如同GMT-Master II的造型,搭載的3085自動上鏈機芯則可前後快調第二地時間。外觀上,也將壓克力錶鏡換成防刮耐磨的藍寶石水晶玻璃材質,提升質感。

此外,Rolex曾生產過顏色介於白、黑的奶油面,或是紅色鏤刻數字的Ref.16550款式,由於數量稀少,在拍賣市場擁有不錯的行情,像是Sotheby’s在去年11月的《Important Watches Part II》就以40,320瑞士法郎拍出一款Tiffany & Co.發行的奶油面Ref. 16550。1988年推出的Ref.16570取代Ref.16550,並換成3185機芯(2006、2007年後的款式換成結合Parachrom游絲的3186),厚度降為6.45毫米,同時動力提升至50小時。

 

Explorer II Ref.216570
蠔式鋼蠔式錶殼,24小時刻度固定外圈,錶徑42毫米,時、分、秒、瞬跳日曆、第二地時間,3187型自動上鏈機芯,動力儲存48小時,勞力士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認證,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防水100米,蠔式鋼蠔式鏈帶,參考售價NTD 275,000。

 

Ref.216570
2011年Rolex慶祝Explorer II誕生40週年,推出搭載全新3187自動上鏈機芯的Ref.216570,擁有專利順磁性藍色Parachrom游絲與Paraflex抗震裝置,抗磁效果提升至10倍,避震力也增加50%,用更強悍的心臟陪伴探險家進行冒險活動。錶徑從40毫米增加至42毫米,更適合現代人的尺寸。第二地時針改成橙色箭頭造型,令人聯想到1971初代Explorer II Ref.1655的經典樣貌。蠔式鋼鏈帶結合Easylink鏈結設計,最多能增加5毫米長度。

除了白面,Explorer II也推出黑面款,讓指針在夜光下,彷彿漂浮於錶盤上,創造出獨特的幻影「Phantom」效果。目前黑、白面Explorer II Ref.216570在Rolex官網皆能看到,至於今年是否會推出新款,相信許多錶迷們應該都跟筆者一樣期待。

更多Rolex報導:https://watchviews.com/tag/rolex/
更多鐘錶即時訊息:https://www.facebook.com/watch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