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全能製錶 貫穿古今:JAEGER-LECOULTRE錶廠參訪(上)

很難想像這裡只有一棟小房子時的樣子,Antoine LeCoultre在整整190年前建立的那棟。如果不認識這號人物,他是Jaeger-LeCoultre積家最原始的創辦人;他的雕像,就立在今日積家佔地25,000平方公尺(約7,562.5坪)的錶廠中最古老的那棟建築正前方,讓每一位前來參觀的訪客從品牌的根本開始,探索這座一望無際的大工坊。

 

1833年Antoine LeCoultre在瑞士汝山谷中的小村莊Le Sentier建立了自己的小型工作坊,奠定日後Jaeger-LeCoultre的基礎。

 

當然,這根本不是一兩天就能探索完的地方。畢竟積家在這裡研發了1,300款自製機芯,申請了430項專利,從零件生產、打磨修飾、機芯組裝到雕刻、鑲嵌、琺瑯工藝,從已經微小到手指拿不起來還得將紅寶石固定於其上的擒縱叉,到能夠雙面翻轉的複雜錶殼,由1,200多人組成的各個部門,每一個都充滿學問。光是走在建築物裡,就很可能迷路。至少我是如此,自從離開門口的接待大廳正式進入廠坊,就不再曉得自己身於何處。我只知道這裡有6,000多種沖壓機芯零件的模組,也有好幾台要價百萬美金的CNC車床,單單用來打造零件的金屬原料就有將近20種。這些都只是肉眼可見的部分,至於那些肉眼看不見的研發、設計工程,更是自1833年以來累積而成的過人成就。

從頭到尾自行生產一只完整的錶。別說在瑞士汝山谷中的Le Sentier小鎮,即便放眼整個鐘錶產業,也沒幾家能夠做到。大概就是要到這種程度,才不愧建築物門上那行「Manufacture d’Horlogerie(製錶工坊)」吧。

 

自1833年歷經修繕後延續至今的積家大工坊,入口上方「Manufacture d’Horlogerie(製錶工坊)」字樣展示積家的崇高使命。

 

一切,從最微小的零件開始
1833年Antoine LeCoultre在瑞士汝山谷中的小村莊Le Sentier創立自己的小型工作坊時,就已經知道如何製錶了。精確來說,他做的是機芯中微小卻影響整件計時器運作的齒輪,用他自己發明的機器。1844年他所發明的「Millionomètre微米儀」足以製造精密度百萬分之一米的微小零件,這使得LeCoultre工作坊在製錶業聲名大噪,奠定日後為各鐘錶品牌打造機芯的基礎;包含百達翡麗為Tiffany製作的飛返計時三問懷錶機芯。

 

1844年Antoine LeCoultre發明的微米儀,是第一個可以測量微米的工具,讓積家在沒有CNC的年代就製作出精密的機芯零件。

 

只要是積家的錶都能修復
LeCoultre工坊創立時人類還沒學會用電,窗戶,成了獲得光線必要的設備,也是此刻依舊保留在這棟自1833年建立、1866年擴建的古老建築物中的設計。今日積家古董錶修復工坊就位於此,裡面只有十位製錶師,每一位在加入以前都擁有十年以上的經驗。他們必須小心拆解大多來自1920至80年代的計時器,從歷史資料庫找出符合這些古董的零件或者重做,用傳統的方式讓它們重生。

 

位於積家大工坊閣樓中的腕錶修復工作室。

 

會呼吸的鐘
在1928年瑞士工程師Jean-Léon Reutter發明以前,Atmos空氣鐘的概念其實就已經存在了。它的概念說起來簡單──將氣體灌入特殊金屬製成的氣密風鼓,藉由熱漲冷縮的原理讓氣密風鼓在環境溫差中膨脹、收縮,帶動發條──然而如此放著不動就能永恆運作的結構,確實非常了不起。1932年積家將原先的水銀、氨等混合氣體改良成乙氯丙烷後又進一步提升空氣鐘的穩定性;更重要的是積家大工坊的量產技術,使得這項發明發揚光大。

 

展示於積家歷史展覽館中的空氣鐘作品。

 

1,300枚自製機芯
積家歷史展覽館中除了自創立以來的資料、古董器具及作品,還有一整圈隨著旋轉樓梯延伸兩層樓高的機芯玻璃牆。儘管玻璃牆上只懸吊了約320枚機芯,然而積家實際上研發的機芯其實多達1,300款!包含1907年僅僅1.38毫米厚的Calibre 145、1929年至今仍是全世界最小的Calibre 101(長14毫米、寬4.8毫米、高3.4毫米,重量不到1克)、1967年提供給AP、PP、江詩丹頓的920機芯、搭載球體陀飛輪、水晶音簧與天平錘三問報時、萬年曆以及讓Reverso擁有四面功能顯示的Calibre 185⋯⋯等等卓越的機械工藝。

 

以一整圈玻璃貫穿上、下樓層的機芯牆,述說著積家自製1,300枚機芯的實力。

 

機芯最關鍵的核心
一枚機械機芯可能不到100枚零件,也可能由上千枚零件組成;然而不管運用了多少零件,之所以能夠創造穩定頻率、影響走時精準度的核心關鍵,永遠是游絲。游絲的製作蘊含著材質、設備、溫度、時間、手工技術等專業,許多經驗豐富的自製機芯廠也不見得有能力掌握。身為一個有能力從頭到尾自行打造一整只腕錶的品牌,游絲可以說是積家其中一項獨樹一格的技藝。即便筒狀、球體等特殊型態的游絲,也得以在積家大工坊內完成。

 

游絲永遠是機械機芯中影響走時精準度最核心的零件,也是積家大工坊所掌握的其中一項關鍵技術。

 

手工,不只是技術
無論打磨、鑲嵌、雕刻還是機刻雕花,運用人手做出修飾向來是高級製錶講究的技術。在積家大工坊中我們可以看見各種領域的工匠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在必須以放大鏡觀察的零件上留下述說美學的痕跡。包含Reverso錶殼背後的微型彩繪琺瑯,姑且不論那筆觸多麼細膩,光是畫在金屬錶殼而非面盤上就與眾不同。又或者這些手工不只是技術,更是一種在注定的不完美中追求完美的溫度。

 

Reverso錶殼背後的微型彩繪琺瑯,將尋常用於面盤的傳統工藝運用在經典翻轉錶殼上。

 

延伸閱讀:
全能製錶 貫穿古今:JAEGER-LECOULTRE錶廠參訪(下)

 

更多Jaeger-LeCoultre相關報導
更多即時鐘錶訊息